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2016年广东公务员时政热点:旅游社会”旅游业加速转型—社会时事热点评论

2016年广东公务员时政热点:旅游社会”旅游业加速转型—社会时事热点评论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十二五”以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通过旅游外交,中国进一步世界,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原标题:2016年广东公务员时政热点:旅游社会”旅游业加速转型—社会时事热点评论

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十二五”以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通过旅游外交,中国进一步世界,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旅游业的重要作用]

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需要:

背景链接

[综合分析]

第一,完善旅游配套制度。旅游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对于这个综合性与系统性很强的市场,仅靠某一个部门来进行监管,可谓独木难支。如“天价鱼”等事件折射出我国旅游市场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对“旅游社会”大考,亟待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监管合力。针对宰客现象,需提高违法成本,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在旅业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风尚。

第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要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进入“旅游社会”,旅游业的形象越来越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不少旅游热门城市外来游客数量会超过当地居民人数数倍,如果城市容量不考虑旅游高峰形成的大客流,从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前瞻性规划和管理,就会造满为患的尴尬。因此,应对“旅游社会”大考,应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充分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

深度解析

“旅游社会”,有4个重要衡量指标:一是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二是个人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三是居民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生活方式;四是旅游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全社会都是旅游,需要按照“大旅游”来管理。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96%的国内旅游、65%的出境游是散客自助游。我国旅游业已基本实现了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

[参考对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从奢侈消费发展为百姓常态化生活选项。当前,我国已经站在“旅游社会”的大门口。然而,全社会对“旅游社会”的认识和管理还远远跟不上,重新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管理方式,在为经济提供新动能的同时增加人们的获得感,让旅游不仅成为一种经济业态,更成为展现人们基本的一个窗口,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添砖加瓦”。

旅游业促进行业增收。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产业链条长、产品形态多,对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文化、金融、电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第三,加强文明旅游管理,约束文明行为。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游客既是旅游休假的享受者,也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游客的行为关乎国家的文明形象。因此,应对“旅游社会”大考,游客也应避免不文明旅为,以良好旅为展现文明风采。只有部门、景区、经营者、游客多方各负其责,一个具有高品质休闲氛围的旅游强国才能早日建成。

而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五天工作制,全年双休日有104天。1999年起实施黄金周假期,此后经过调整确立节假日11天,数量居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

从国际上看,衡量一个国家旅游消费普及率的重要指标是国民出游率,中等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超过3次,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2.98次。2016年春节,全国接待游客3.02亿人次。从国民年人均出游率看,旅游已成为我国百姓常态化的生活选项。游客从过去关注景点,逐渐转向慢游体验城乡生活,与城乡居民共享常态化生活空间。

“旅游社会”不单单是旅游经济,它是集社会管理、人文关怀、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系。迈入“旅游社会”,不仅仅是人们消费能力提升,休闲时间增多,出行需求提高,旅游经济活跃。更重要的是,旅游将不再是一种经济业态,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游不单是经济行为,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