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教育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

  每年暑期都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如何让青少年度过一个既安全又快乐的暑期,是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课题。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关于组织收看预防学生溺水专题节目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提醒家长承担应有的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青少年溺水事故频发,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少年有亲水玩耍的天性,暑期高温天气也容易吸引他们下河游泳。因此,他们往往会随心所欲地寻找契机游泳,这使防范暑期中小学生溺水的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室内和室外的游泳场馆数量不足,疫情防控又使很多室内游泳池关闭。很多中小学生不听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在河道游泳,致使溺亡事故频发。暑期汛情不断,雨水较多,河道安全风险凸显,使青少年游泳溺水的危险性加大。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大人施救不及时,极易发生儿童溺水事件。

  家长作为监护人是第一责任人,要肩负起监护人的职责,不能对儿童玩水放任不管。然而,一些年轻家长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对孩子的看护不够,也会导致溺水事故发生。更须注意的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看管,留守老人的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使他们面临更高的溺水风险。

  此外,目前游泳、自救、救人、应急等方面的学校安全教育还跟不上,很多学生直到大学才开始学习这些技能,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容易遇到安全风险,尤其是暑期溺水。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好提醒、防范和应对工作,加强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提醒家长配合,注意孩子安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开展暑期游泳课,使青少年掌握游泳技能。

  青少年游泳面临安全与娱乐之间的两难,但是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归根结底,危险警示和安全引导这两个方面都要做好,注重疏堵结合。一方面,堵住危险区域,做到严格防范,避免放之任之;另一方面,要畅通安全区域,引导人们到安全地带玩耍戏水,并增强家长的监护和照看意识。

  近些年来,国家提倡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出“一米高度看城市”,就是要融入儿童心理学、青少年行为科学。只有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设计政策,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从设计思维和行为科学出发,选取合适的颜色、字体、形象,增强警示的醒目性,真正发挥威慑力和震慑作用,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和配合。推动开发相关应用,比如,使儿童手表具备近水安全提醒等功能,让青少年远离危险水域;在交通导航软件中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提供安全区域导航服务,引导人们选择安全水域。

  目前各地游泳场馆的供给数量、分布状况和服务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使许多青少年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如果能够加大游泳场馆的供给力度,就可以更好地缓解供需矛盾,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娱乐性。

  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当前留守老人无暇顾及的现实情况下,农村基层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可以推动每个行政村至少设有一个露天游泳池,或者开辟一段安全河道。再如,可以组织志愿者担任安全员,提供培训、巡逻和施救等服务。

  从政府官员问责与激励来看,也要转变以“不出事”为准绳的单一原则,不过分强调结果导向的问责,否则容易导致政府不作为。要鼓励地方政府有所创新,及时推广有效做法和优秀经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