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教育

焦点 ▏“新杏坛•文化大观”把握经典文化的核心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当代中国教育应该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来获得丰厚的滋养,强化中华文化的本根教育。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育当中,有文化常识,也有文化技能,更重要的是文化经典。我们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核心在文化经典。经典是“圣哲之能事”,是圣贤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聚焦于经典,就意味着传承这些思想价值。

  于建福:大中小幼一体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央两办意见、教育部规划指导纲要里边都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传统文化教育当中应该有衔接,小学和初中之间也应该有衔接。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应该强化蒙学教育,小学高年级应该学《孝经》再进入四书的相关内容。《三字经》里面提到“《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孝经》2000字左右,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学完,随后可以进入《大学》。按照朱熹的观点,应该“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再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最后再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那么在小学高年级,学《大学》,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诵读讲解来学完,随后可以进入《论语》。到了初中学段,可以学习《孟子》《中庸》,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有序的、相互衔接的推进的一种模式。这需要区域一体化、分学段,相互衔接有序地来推进。

  于建福:大家知道去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在这个方案当中就提到,应该加强经典的阅读、诵读、书写以及讲解。当然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其实经典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经典阅读是各个学校都在普遍开展的。那么经典阅读期间,学生肯定有些不理解、想不通的地方,需要老师来进行导引,包括蒙学的一些教材,一些读物,也需要老师来点拨。随后要让他们进行书写,当然能进行背诵更好。因为少儿阶段他们记忆力特别好,是一个读书背书的黄金时期,加强背诵这样的要求也不为过。

  于建福:传统文化的体验肯定是多方面的,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当然核心还是在于经典文化的体验。经典传承了圣贤之道,我们体验经典文化,实际上也是在体验圣贤之道。济南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人文荟萃,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古迹景观,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大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教师到府学文庙进行圣贤文化体验。前几年教育部和相关的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华文化游学体验的文件,从那以后,各地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体验。除了当地的一些可做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也可以走出去。齐鲁文化滋养了这一片沃土,往东走一点是齐文化的重镇临淄一带,往南走一点就去了曲阜——孔孟之乡。大家可以进行圣地圣城的文化体验。

  于建福:记得习主席当年去北京师范大学,当有人提到全国在统编语文、历史、品德课教材的时候,他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诗词与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求学生的脑子里嵌入经典,老师和教育管理者脑子里也应该嵌入经典,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

  于建福:我这几年在思考应该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教育,我把它说成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就是一首歌——《大同歌》,即《礼记·礼运》篇中提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107个字,这跟我们当代要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二就是倡导两个节日,指向至圣和亚圣的,我们建议上半年大家关注或者过一下中华母亲节,下半年可以聚焦在928——孔子的诞辰日,一年一度的公祭孔子大典都是在这个时间举行的,各学校也应该抓住这个重要的时段,去进行孔子之道的文化体验。三是以“三百千千”等为主的蒙学教育,这些蒙学读物的学习,是进入圣贤之道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四书的基础。四就是“四书”,这四部经典在我看来应该是中国文化经典当中人人必读的四本书,教育学人更应该读好四书,特别是《论语》。五主要是指五常道:仁、义、礼、智、信,也是中国的核心价值思想。六主要是指习主席一直在倡导,包括在去年全国的教育大会上也提到的六个方面: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方面的核心思想理念,需要我们在教育当中,充分地挖掘和阐发。第七就是七个要点:文化情怀、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要解决一个态度和情怀的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抱有一种礼敬的态度,抱有起码的温情和敬意。同时我们应该加强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的认同与更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一起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进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同时又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这七个方面也是互相有逻辑关系的一些概念。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教育人去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文以载道,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载体,真正的人格修养和品格行为就是建立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春天带给万物什么样子,那么传统文化带给孩子们就是什么样子。基础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将求务实地推进经典诵读工作,寻求更好、更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