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信息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7月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历经9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等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出了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六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2.9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8.50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650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165.2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23.5万册。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福州服装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和体育部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5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各类在校学生19,996人,其中本科生16,854人,研究生920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9个,其中省级名牌专业4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学校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国内核心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和《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学校现有教职工15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69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138人,副教授307人;具有博士学位94人,硕士学位46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7人,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青年教师9人。

  “十五”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出版教材194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省部级规划教材19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10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3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43余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20篇。

  学校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选送赴国外交流学生10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交流2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490多人次。举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数十次。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全国教科文卫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等称号,连续六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85项。

  当前,学校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质量工程”,为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今年学校普通高校招生计划5290名,其中本科招生计划4430名,高职(专科)招生计划860名。理工类、文史类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上海、等除外);艺术类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今年我校在陕西省和江西省新增第一批本科招生计划,在陕西省招生专业为: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江西省招生专业为: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这几个专业均为我校优势、特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社会需求充足,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学校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多种培养措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每年从录取的新生中,选拔近40名学生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8所友好院校以公费和半公费的方式进修或者攻读学位,具体的合作学校和项目内容可通过学校招生简章和招生网进一步了解。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勤工助学为主导、国家助学为主体,奖、贷、勤、补、减五位一体,校院两级联动助学”的资助体系。其中包括国家助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各种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措施、学校和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在内共计30余项,此外学校设立新生奖学金,对理工、文史类本科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新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予以奖励:高于第二批本科控制线分以上或在第一批本科报考我校;对陕西省理工、文史类第二批本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新生,理工类前10名,文史类前5名,学校也将颁发新生奖学金予以奖励。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