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魅力  旅游

一个来自武汉的求救电话 西安交大一附院远程医疗跑赢死神

原标题:一个来自武汉的求救电话 西安交大一附院远程医疗跑赢死神

(记者 王辉)2月16日,在武汉市第九医院支援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李昊接到医院医务科的电话,一位新冠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血压测不出的危重患者马上要来ICU。

李昊立即组织医生王耀炜、严向峰对患者进行抢救。这是一名6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意识已经处于模糊状态,四肢脉搏几乎摸不到,全身可见皮肤花斑。多年的临床经验提示,该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死亡。

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标本,一整套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措施立即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可当看到患者的心电监护时,李昊觉得不对劲,患者的心室率只有30次/分,这明显不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他立即进行了床旁十二导联心电图。

当看到心电图后李昊心中一紧,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样抬高,进一步床旁超声提示右室基本不动,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感染性休克,而是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

时间就是生命,患者需要尽快接受PCI或者溶栓治疗,才能挽救生命。可现在是特殊时期,武汉市第九医院根本没有PCI的条件,更加可怕的是,在岗医生没有心血管专业,亦无可能转院。

看着焦急的家属,李昊心中也在纠结,是再继续联系有PCI资质的医院,还是就地溶栓?这个时候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将关系患者的生死。

李昊想起了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家求助,他果断拨打了心内科教授吴岳的电话,向他讲述了湖北患者的病情和所面临的困境。吴岳立即请袁祖贻院长及田刚教授进行远程指导,袁祖贻指示,按照刚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患者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诊断明确,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就地抢救,尽早溶栓。

可是如此大面积的心梗患者,在溶栓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致命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风险,为保障溶栓期间患者的安全,吴岳通过微信建立了“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的工作群,就这样,在总院韩克、李红兵、吴燕、李晶瑾、宁菲菲、师睿、梁宵、折剑青、卓小祯、李国良等数十位心血管专家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指导下,开启了紧张的溶栓治疗。

期间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重症组组长、重症医学科教授刘昱一直坚守在患者床边,每半小时为患者做一次心电图,并亲自为患者进行床旁心超检查,为陕西心血管专家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信息,以确保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最终在两地专家的通力协作下,患者顺利溶栓,生命体征均明显好转。

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2月17日中午,患者心室率再次降至30次/分,同时出现阿斯现象。医疗队朱柏及刘昱看过病人后立即决定:为保障患者安全,需要尽快安装临时起搏器。

可是翻遍了武汉市第九医院的库房,刘昱只找到了一个过期的起搏器电极。在人生地不熟的武汉,医疗队员根本无法调配急需的物资,遇到这种困境,只能再次求助总院。

袁祖贻和吴岳立即联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心血管专家余锂镭,余锂镭立即带着王卓医生及熊化护师,拿着放置临时起搏器的全套设备,从人民医院赶到九院,最终在医疗队医生刘小静的协助下,在床旁成功为患者放置了临时起搏器,病人转危为安。

2020年1月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各地陆续有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而绝大多数医院不具备负压导管室等专业抢救条件,且在岗心血管专业医师极度匮乏,使得这些患者的抢救极为困难。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省份远程医疗平台作用,鼓励包括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防治指导等服务,借助信息技术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处置疫情能力,缓解定点医院诊疗压力,减少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这例患者的救治过程为类似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充分践行了国家卫建委提倡的远程多学科联动抗疫的指导意见,成为抢救疫区危重患者的利器。

迄今为止“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的工作群已经为武汉市第九医院数位新型冠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指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