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魅力  生活

两山论”成功落地的西安实践——西安市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整治

两山论”成功落地的西安实践——西安市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整治  “矿业开发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简单地以生态环境为名把所有企业都关闭…

原标题:两山论”成功落地的西安实践——西安市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整治

  “矿业开发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简单地以生态环境为名把所有企业都关闭。而要科学把握‘两山论’的内涵,科学部署,统一规划,生态优先原则,在堵死生态环境企业同时,还要为绿色发展者提供空间。”近年来,西安在政策、法律、企业层面协同发力,科学高效整治在采矿山,大力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利用,在矿业开发与生态协调共赢发展上走在了前头,更尝到了甜头。西安市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5月的古都西安,气候宜人,风景如画;5月的秦岭北麓,郁郁葱葱,山清水秀。

  走进掩藏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瑞德宝尔投资有限公司的砂石骨料生产线,现代化而又完全封闭的破碎、运输生产线和吸尘装置,让矿山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绿色环保开采;随风摇曳的新栽小树和花草,以及正在实施的矿山公园规划效果图,诠释着以绿色秦岭为发展核心,建设绿色和谐矿山的新。

  “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生产力。近几年来,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通过持续的矿山专项整治和生态修复治理,走出了一条矿业开发与生态协调共赢的新子。目前的秦岭,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安宁。”随行的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矿产开发处处长郑世骅介绍。

  经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有力支撑,而矿产资源开发又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扰动。尤其是近几年来,西安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特别是砂石骨料的刚性需求日益攀升。如何才能做好既要开发利用好有限的矿产资源以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又要通过矿产资源开发来改变和重塑生态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共赢?这成为摆在西安市国土资源局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采出金山银山,留下绿水青山,绝不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开始了“两山论”的大胆探索和实践。

  他们认真执行省市《秦岭生态环境条例》,强化对矿业权的设置审查,所有矿业权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环保部门意见为前置条件。全面停止在黑河水源地设置采矿权,报请省厅不再颁发探矿权证,对既有矿山将原先“采、选合一”改变为“采、选分离”,即山上采矿,山外选矿,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服务年限到期后予以关闭。

  “2013年10月《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条例》实施后,新增秦岭办准入为矿权设置的前置条件。2014年以来,全市未审批新增探矿权、采矿权。现有矿业权全部属于《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条例》的适度开采区,属于《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条例》的开采区。”郑世骅说。

  科学规划是龙头。该局以生态为核心,科学编制了《西安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20)》。据了解,该《规划》突出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划定了10个开采区、9个开采区和12个适度开采区。目前现有存续矿权均符合《西安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年~2020年)》。

  为减少现有矿山数量,做好矿山整合,摸清资源储量底数,该局根据陕西省关于开山采石专项整治要求,开展了西安市秦岭北麓建筑用石料矿资源调查项目。通过普查,在满足环保要求前提下,提出了全市和蓝田县建筑石料资源可采区域。为今后在总量控制、严格管理基础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选择矿权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建筑石料矿山,满足城市建设对建筑石料的最低需求,提供了依据。同时,专门编制了《西安市砖瓦粘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对粘土资源的开采利用做出明确,划定了开采区、开采区和适度开采区,实施了有效监管。

  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建筑石料矿山,让绿色成为矿山企业永久的底色,是该局践行“两山论”的具体行动。他们严格控制秦岭开山采石,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并采取压小上大原则,对年开采5万立方米以下的采石场全部关闭。同时,按照招拍挂市场化配置资源方式确定采矿权人,在户县秦岭山中黄柏峪内建设瑞德宝尔建筑砂石矿山,在资源开采与生态环保相协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着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建筑骨料生产和机制砂生产。该矿山投资7亿多元建设,按照国际水准设计,引入创新、低碳、绿色发展,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建筑石料矿山,是对传统采石矿山的一场性变革。

  据了解,该矿山远离秦岭峪口6千米,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环保措施,年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能够满足西安市1/4的砂石需求。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建筑石料矿山,可以取代几十个小采石场,可以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有效秦岭北麓生态环境。

  “我们从开采方式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运输,都突出了对秦岭的,均围绕绿色矿山的基本要求开展。我们不仅采用国际先进的‘台阶式’开采来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及时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还规划在矿山结束后建成一个矿山公园,用‘银山’的开采来换取更多的‘金山’,让生态环境比以前更好更美。”作为获得2016年中国能源环保创新企业的陕西瑞德宝尔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源的绿色发展,无疑了中国砂石骨料行业的绿色。

  生态环境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久久为功。2016年7月,西安市印发《西安市矿产资源开发保发展、治粗放,保安全、治隐患,保生态、治污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确保将秦岭北麓矿权总数减少至17个以内,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实现矿产资源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集约经营、安全生产、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做好城市基础建设的资源保障。

  为确保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扎实开展,该局制定了《关于扎实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关闭矿山注销手续工作的通知》,监督指导沿山区县做好矿权退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督促保留矿山企业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对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3家矿山企业已作出注销采矿证决定,并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当前全市除3家手续齐全矿山正常生产外,其余矿山均处于关停状态,自恢复生产情况发生。暂时保留矿山严格按照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设计进行生产,未发现超层越界开采、性开采现象。”郑世骅说。

  矿业开发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简单地以生态环境为名把所有企业都关闭。而要科学把握“两山论”的内涵,科学部署,统一规划,生态优先原则,在堵死生态环境企业同时,还要为绿色发展者提供空间。

  近年来,该市国土资源局在大力实施传统砖瓦窑关闭工作的同时,为满足城镇基础建设需要,积极尝试推广新型环保的隧道窑技术,以填补原有砖厂关闭后留下的市场空白。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已建成新型隧道窑砖厂6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

  “在推广新型隧道窑砖厂技术方面,他们采取谨慎负责的态度,即对技术谨慎,也对市场谨慎;即对负责,也对企业负责,在长安区先行试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隧道窑技术是成熟、先进和环保的,产品是有广泛市场的,发展思是认可的,下一步,将在全市进一步扩大推广。”郑世骅说。

  陕西瑞德宝尔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典范,自然也得到了当地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格外“关照”。国土资源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领导到高公司的砂石骨料生产线现场考察后,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该公司已被中国砂石协会作为砂石骨料行业的一面“绿色旗帜”进行推广。

  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地方的有力支持。西安市在矿山专项整治中,始终和发挥好主导的作用。在砖瓦窑清理整顿,特别是对取得采矿许可证的砖厂的清理整顿,当地统一领导,各部门集中行动,了整治活动的如期完成。

  “从法律层面讲,矿业权的关闭工作应由主导,部门实施;从工作实际来看,离开的统一组织和领导,单靠某个部门的力量,无法保障清理整顿工作顺利开展。”郑世骅感触颇深地说。

  探索矿业开发与生态二者协调发展离不开“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感。西安市国土资源局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

  近几年来,他们顶着来自生态和社会的压力,优选试点、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积极探索绿色矿业发展之,趟出了一条生态和矿业开发共生共存共赢之。

  “在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利用中,我们也深感这是一项‘风险性’试点,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全过程和更大范围中生态环境,着力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子、新模式,目的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多赢局面,因此,压力变成了动力。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已经初步。”郑世骅表示。

  经过持续的矿山整治,西安市的矿山秩序得到根本性好转,秦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据统计,2005年之前该市秦岭北麓共有采矿权136个,到2014年底矿业权已减少到61个。2015年关闭采矿权14个、探矿权6个,2016年又关闭采矿权11个、探矿权6个),均已完成停产停工、设备拆除,后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暂时保留的24个矿权中,只有3个(2个采石矿,1个铀矿)正常生产,其他均处于停产整顿状态。现有矿权分布在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秦岭北麓范围其它区域矿权已全部退出。

  该市的砖瓦窑经过3年多来的强力整治,截至2017年3月底,全市累计关闭落后砖厂家323家,关闭率达90%,节约土地上万亩,无证开采、私挖滥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积极扶持建设长安魏寨的长安东部新型建材建设,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7月,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司、中国砂石协会和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来我市进行调研并指导工作,对我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户县黄柏峪建筑石料矿山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矿山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之,希望将矿山建设成‘绿色矿山’的样板。”郑世骅介绍,2014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在该市召开全省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场会,发出《关于推广西安市长安区户县工作经验,加快推进全省砂石粘土矿山整合工作的通知》,推广长安区和户县砂石粘土矿整合做法,对加快推进全省砂石粘土矿山整合工作作出部署。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矿山管理工作,推动了我市创建绿色矿山、淘汰传统落后砖厂的步伐。

  尽管西安市这几年在矿业开发秩序和生态环境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但资源供给与生态矛盾的依然突出,以及因关闭矿山时对矿业权的补偿、产业转移、疏导等政策没有跟进而导致的矿权退出难度比较大等因素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各项工作尤其是生态环保工作的全面推进。

  “在当前条件下,现代化生产工艺的推进难度也很大。”郑世骅举例说,建设一座现代化矿山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撑,更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在现有企业中,具备上述条件的还很有限,没有形成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格局。

  据了解。下一步,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将继续加强秦岭北麓矿产开发监管。按照《方案》要求,继续做好2017年度矿山关闭退出工作,减少秦岭北麓矿权数量,努力实现秦岭北麓矿权数量逐年减少、矿山品质日益提升的目标。持续加大砖瓦窑整治工作力度,督促砖厂整治任务没有完成的区县采取强力措施和有效手段,尽快完成落后砖厂关闭退出任务。同时,要继续加大隧道窑技术推广,科学合理布局,规范有序开发,集约节约利用,使砖瓦粘土资源开发利用更上一个新的台阶。重点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督促拟保留矿山编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足额上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金,并按照方案的节点进行治理,减小环境和影响。切实做好已、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区别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方式,由区县制定治理计划并组织实施,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行治理。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按照国家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条件,积极引导,强化政策激励;落实企业责任,鼓励矿山企业树立绿色矿山,严格规范管理、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文化建设,落实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环境、促进矿区和谐等社会责任;搞好政策配套,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建立励制度,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做到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净”,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

  “西安虽然矿产资源少,但秦岭责任大。我们将以秦岭生态为重,以责任担当为荣,履职尽责到位,监督和鼓励矿山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落实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环境等社会责任,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郑世骅最后表示,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努力实现西安矿山数量和矿区面积“双减”、矿山产出效益和生态恢复面积“双增”、矿产资源管理提质增效升级的预期目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品质西安建设做出新贡献。(王琼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