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都不还政于刘禅?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三最不可信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死前,刘备召见了诸葛亮,将刘禅托付给了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继承我的大业。如果我那个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辅佐不了,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听到后,流着眼泪说:“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好少主,直到我死,绝对不敢有异心。”然后,刘备又下诏书给刘禅,希望他对待丞相,就跟对待父亲一样。这就是“永安托孤”的故事梗概。正史相关描述如下: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不久就去世了,刘禅即位,时年十七岁,改元建兴。

那么,刘禅有没有完全听从刘备的话呢?

对此,我的答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禅一即位,就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允许他开府治事,不就又封他为益州牧。用陈寿的话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蜀汉上下所有的政事,全部都由诸葛亮一人说了算。

毫不夸张地说,刘备一死,诸葛亮就成了蜀汉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他管理着蜀汉上下的所有政务,包括对外政策、官员任免、颁布法律,等等。这样的状态长达十一年,直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因此,有个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一直不肯还政于刘禅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三最不可信。

第一,诸葛亮不敢还政于刘禅。

刘禅当皇帝时,刘禅年仅十七岁。按照古代“二十而冠”的说法,刘禅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因此,诸葛亮并非不想还政于刘禅,而是不敢呀。刘禅年纪轻轻的,他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况且刘禅无论在朝中,还是在军中,都没有威望。诸葛亮很清楚,如果将朝政大权还给刘禅,刘禅很难镇得住那些文臣武将。所以,诸葛亮就算为了蜀汉的前途命运着想,也必须要牢牢地掌握朝政大权。

诸葛亮不仅不敢还政于刘禅,就连刘禅出宫,他都是要管的。刘禅当了皇帝后,大概就一直没有出宫过。直到诸葛亮去世一年多后,刘禅才去都江堰看了一次岷江。据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诸葛亮死后,刘禅去了都江堰,居然没有人阻止他。可以想象,诸葛亮在世时,刘禅是去不了都江堰的。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不放心,他怕刘禅这个孩子出宫后,会成为一个浪迹于烟花柳巷的皇帝。

第二,刘备的遗言历历在目,诸葛亮誓死要北伐曹魏,还于旧都。

诸葛亮是一个旷世奇才,只有他才可能光大蜀汉。刘备死前说的很清楚,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可以诛杀曹贼,兴复汉室。不过诸葛亮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曹魏太过强大,不可卒除。然而要想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就得尽快北伐曹魏,攘除奸凶,还于旧都。

这一点,我们看看《出师表》就知道了。

《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给后主刘禅写的一封奏章。诸葛亮说,自从他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时刻寝食难安,压力山大,恐怕自己不能继承先帝的遗志,让先帝失望。因此,他才会“五月渡沪,深入不毛”。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应该率领三军,北定中原。

因此,诸葛亮有一种紧迫感,他想趁自己在世时,赶快北伐曹魏。况且“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国是最弱小的,时刻有被消灭的危险。既然如此,诸葛亮怎么能放心还政于刘禅呢?

第三,诸葛亮权力欲望过太,他想一直大权独揽。

也有极少数人认为,诸葛亮不顾蜀汉实力,举全国之力一直北伐曹魏,就是权力欲望过大的表现。而蜀汉国力本来就弱,再被诸葛亮这么一折腾,就不堪重负了。有人甚至认为,诸葛亮穷兵黩武,不停地北伐曹魏,蜀汉的灭亡,跟他脱不了干系。当然了,持这种观点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这种观点,也是最不可靠的。诸葛亮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诸葛亮有异心。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此事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奇领yy6608在线观看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