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新街•分享】旧事:一篇文章上大学的高考

  年之间,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这就是大家现在很提倡的“自主招生”。

  在这种招生模式下,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权。比如,那时候很多大学都开办“预科班”,或者叫“先修班”。在“预科班”中读书的学生,有50%以上可以免试在自己学校读大学。

  除了“自主招生”外,教育部还曾经制订和推广“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就是由教育部划分考区,在本考区内进行统一的高考。然后呢,由一所大学牵头,召集一部分大合在一起进行招生。比如,西南联大就曾经作为牵头学校,组织各大学进行联合招生。

  1938年,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统一高考。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出台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决定及分配录取学生。同时,它还负责研究招生制度的改进及其他相关事宜。同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全国统一高考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道理很简单,相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来说,它更公平。相对于用八股文考试的科举来说,它更科学。

  1939年全国各大学统一招生考试是这样的:“统考的科目为两项:一为笔试,一为口试。口试只面对考师范学院者。笔试分三组:第一组为文、法、商学院、师范教育、史地、家政等学系;第二组为工学院各系,理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土木等系;第三组为医学院,农学院各系及师范博物系等。三组的考试科目均为七门,有四门是完全相同的,即公民、国文、英文及本国史地。此外,数学三组都考,只是难易深浅不同。”由于考试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此也附加了条件:“今年监送试题,因交通及时间关系,分五路出发……为求迅速,大多数均乘飞机出发,送题专员最后达到并须负监视责任。各区为预防考试时遇有空袭或试题泄露,得自行预拟各科试题一份以备发生意外时应用。

  1939年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地域太广,试卷太多,交通困难,所以采取分区阅卷,评分标准分为“全对、半对、不对三等,或优、良、中、下、劣五等,并说明各题应得分数,总分为一百分。但是在战争时期,全国统一高考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安全的考室。南京、上海、北京都被日军占领了,显然无法设点进行考试。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成都、南郑、福州等仅有的十来个招生区,又面临着日军狂轰滥炸的危险。加之考生千里迢迢地从家乡赶到这些地方考试,人身安全又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到了1941年,全国统一高考就暂时中止了。直到1949年以后,才分别在和进行这种统一高考。

  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高考试题是什么内容,难不难?可以从具体例子上来看:1946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的联合招生国文试题,堪称简单至极。题目就两道,一是作文:学校与社会;二是解释成语的意义: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息息相关。

  “今天有全国统一高考,抗战时也有高考。”多年来致力于抗战时期沙坪坝文化教育研究的沙坪坝区文广局党委原吴波、沙坪坝区地方志原负责人张建中不由感慨。

  吴波介绍,抗战爆发后,全国108所高校中有52所内迁到大后方,其中27所迁到重庆,沦陷区学生随之蜂拥到重庆。为了适应抗战时期的特殊需要,1938年起,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后来,统一招生范围扩展到公立各院校。

  教育部在重庆、成都、昆明等设立招考分处,7月中旬报名,7月下旬考试。重庆设有沙坪坝、北碚、江津白沙3个考点。

  “参加考试的学生太多,找不到住处,学生们只好在茶馆的板凳上睡觉。”吴波说,当时沙坪坝聚集了16所内迁大学,作为重庆最大的一个考点,从小龙坎到重庆大学一带林立的茶馆里,都是备考的学生。一条板凳,一杯茶,学生们就这样在茶馆里坐上一整天,看书备考。到了晚上,他们和衣往板凳上一躺。正是夏天,也不用担心感冒。茶馆很人性,只收茶水钱,晚上板凳免费提供。

  1938年起,日本对重庆发起长达5年多的大轰炸。张建中说,为了应对大轰炸,当时考卷都分为A、B两套,“先发一套,如果飞机来袭,考生们马上进入防空洞躲避。”警报解除,再换一套试卷继续考试。

  1940年到1941年,日本对重庆进行不间断的疲劳轰炸,高考只好改在防空洞中进行。学生们坐在石板上,小凳子当桌,在摇曳的煤油灯下应考。“由于洞内空气不流通,个别身体差的女学生考着考着就晕了过去。”

  与现在分为文科、理科类似,那时高考分为3组,第一组是报考文、法、商、教育各学院及师范学院文组各学系的考生,相当于今天的文科,考试科目是公民、国文、英文、数学(高等代数平面几何三角)、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生物等8科,体育系、音乐系还要加考专业知识;第二组是报考理工各学院及师范学院理组各学系,相当于理科,除了公民、国文、生物,外文可以选英文或德文,数学考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三角,此外要考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等;第三组是报考医学和农学的,数学和文科的范围一致,其他科目和理科一样。报考师范学院的,还得参加口试。

  “1941年12月出版的《学生之友》上,刊载了一名叫宁静的考生参加高考的应试记。”张建中介绍,那一年教育部主办的各院校统一招生暂停,国立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4所高校联合招生。第一科国文考试定在清晨4点半开考,因为天黑,没有灯和蜡烛,考试只好推迟1个小时。国文除了文言文翻为白话文,就是一个作文《我学习国文的经过》。第二门考的公民,“试题不算偏,例如什么叫合作,可分几种?中国农村衰落的原因为何?”

  “那时候考大学,录取比例很低。”重庆图书馆文史专家王志昆说,据史料统计,国立重庆大学1947年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

  还是接着说有关高考的话题,——时期算是历史上的乱世,但不可否认是一个大师辈出的辉煌时代,那个时期的学者文人有很多至今仍令我们怀念不已。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的时代,近代教育体制确立,读书人开始依靠“高考”来“考取功名”。

  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1903年)“壬寅癸卯”学制颁布,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得到确立,高等教育应运而生。

  在1938年之前,大学都是采用独立自主的招生考试制度。那时,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那时考试比较简单,科目少,题数也少,有很多学校招生考试甚至只是一篇作文。

  比如北京大学1929年本科生入学仅考:国文、英文(或德文、法文)、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化学五门。也有的大学要考八门,如武汉大学文科要考国文、党义、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连现在必考的英语都不考;理科为国文、党义、英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生物。

  不过,1938年起,考大学就同现在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了。也有全国统一高考,也是按计划招生,也分文理科,只不过全国统考的时间较短,只有几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时间,自1938年始,到1941年停止。之后因为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性统考无法组织。

  为了全国统考,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决定及分配录取学生。同时还负责研究招生制度的改进及相关事宜。

  不过,全国统考仍然需要像前清一样“赶考”,当时全国仅设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成都、南郑、福州等十二个招生区。像南京、上海、北京都让日寇占领了,无法设点。当然这些地方的大学,由日伪政府组织,各校各招。

  全国统考的效果和社会反响非常好,因为它相对公平,可以减少各校招生时的“走后门现象”。1940年,教育部将这一统考形式固定了下来。但因时局变化,次年就考不成了。1941年到1949年,政府都无法组织起全国统一高考。

  全国统考时,也采取过灵活的招生办法——“保送免试”,现在保送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时学的。那时也有高中会考,会考成绩优秀的,可直接保送上大学。一般说来,会考生中有15%的人有保送的机会,但保送生的成绩要求不低于80分(满分100)。另外,各个大学还可招“先修班”,先修班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可以免试上本校的大学。

  从上面可以看出,时考大学比现在要轻松一些。除了保送生比例多外,当时的考试科目虽然不少,但题目不复杂。如,1940年全国统考是8门,其中有四门必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门,要看报考志愿——文科(文、法、商、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及理化(综合卷);理科(理、工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医、农科: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

  在抗战时期没有全国统考的岁月中,怎么上大学?在停止全国统考后,教育部根据时势,制订和推广了现在仍受不少教育人士青睐的“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由教育部划分出相应考区,指定区内的公、私院校使用一张卷子,设一家召集大学组织牵头,联合招生。1942年,全国划为10个联合招生区。如昆明区,西南联大为召集学校;重庆区所属10个院校,中央大学为召集学校。

  联合招生的报名、命题、阅卷等事宜,一般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由各考区自己决定。但各校的招生名额由教育部审核,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如果招生不足时,可组织第二次考试。这个联合招生制度确实招出了不少人才,如共和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就是1941年在联合招生中,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的。

  联合招生考试和全国统考一样,也有“保送免试”,总比例亦很高。如1942年,这年考试入学人数和免试生比例为85:15,即100个新生中,有15人是免试保送的。保送生的要求比现在宽松多了,首要条件当然是优秀生,但不会太呆板。各大学也招先修班生,这部分学生免试上大学的比例高达50%。进入先修班的条件并不高,所修各科成绩及格,国文、历史、地理三科均应70分以上,就符合条件了。

  在1938年之前,考大学则没有全国统考和联合招生一说,都是各个院校自行招生,但会受到教育部的管理。

  1933年之前各校虽然分文理科(理科当时叫“实科”),但文理生的比例没有规定,考生想报什么就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就学什么。如1928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为25198人,文科生占73%;193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为37566人,文科生占75%。这比例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极不对称的。从1933年起,教育部开始“比例招生法”,强行规定,文科生比例不得超过实科生。1935年起的更有针对性,直接给各校下达文理两科生招生人数。这也是中国高校“计划招生”的开始,此法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在1937之前,即1912年到1937年之间,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考大学属于“一张纸时代”,或者说“一篇作文时代”。也就是说当年考试极为简单,科目少,题数也少。

  比如,1929年北京大学的国文考试只是一道作文题,考生写好作文就行了。那年作文题分甲部、乙部,其甲部试题是:“清季曾、李诸人提倡西学,设江南制造局、翻译科学书籍甚伙,其中不乏精深之作,何以对于当时社会影响甚微?试言其故。”乙部试题是:“清儒治学方法,较诸前代,有何异同?试略言之。”

  当时,北大校长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蔡之后的1930年10月起,由蒋梦麟任校长,一直到1945年10月。蔡之后,北大试卷的内容多了,但与现在相比,也不算复杂。如,1932年北大的国文试卷分六部分,内容就比1929年一道作文丰富多了,也像一张试卷了。

  对面如此简单的试卷,恐怕现在80%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考上北大的。或许有人有疑问,国民时考大学这么简单,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吗?这是不用多说的,看看他们的名字,你就知道。考大学“一张纸时代”涌现的人才,甚至比现在“精选时代”考出来的人才还多,还厉害——著名“汉园三诗人”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1929年考入北大;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核物理学家钱三强,1929年考入北大(理科预科);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钱学森,1929年考入交大机械工程系;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季羡林,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