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为什么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对农村人有偏见和歧视?

原标题:为什么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对农村人有偏见和歧视?

  我了解到,很多城里人都会对农村人有活多或少的歧视和偏见,就算抛开出身家境,其他各方面这个农村人都比很多所谓的城里人要好,还是会被别人戴有色眼镜,而且,不但如此,他们还会对同样是城里,但是生活水平,别人是保安,清洁工他们这种只要出身是比自己低的人看不起,而且城市越大这个现象越严重,为什么?

  答主:兔子猎人题主这个命题其实挺大的,对农村人歧视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什么素质,文化差异,归根结底在于社会资本,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又是因为城乡二元化体制引发的政策性歧视,还有一点就是阶层固化。城市人了解农村人的很大来源就是农民工,农民工也自然会成为一种典型的代表。从早先的《你弱你有理》之类的文章赢得大量粉丝,到全网络对凤凰男不加区别的指责,再到今年春节上海女食物照片,等等,都表明即使我们在不断地呼吁不要歧视农民,但是这种歧视的风潮实际上是在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城镇人口不断超过农村人口的趋势下。 首先,什么叫社会资本?简单来说就是制度保障,信息健全和社会保障,人脉,与此对应的就是契约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一个农村人要融入城市的社会资本是相当高的。在契约方面,户籍制度就限制了农村人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等基本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也不健全,难以使村民变为市民。在组织方面,众所周知我国的工会就是个摆设;信息健全上即使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大批农民工主要信息来源还是基于熟人朋友。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说白了就是人脉,这个也不用多讲了吧。社会资本的缺失,使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中,那受到歧视也并不奇怪。

  阶层越来越固化,自然也就会造成富裕阶层对贫困阶层的歧视。而且上层自古以来都对下级有天然的排他性,和对本阶层的保护性。正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关于贫困大学生的报告中就提到 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

  然而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机会。他们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不少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按人日的话说,就是 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

  恐怕只有农村的大学生才明白那句话的苦涩::我努力了二十多年,才有资格和你坐在18楼和你咖啡!

  总而言之,这种对农村人歧视趋势只会愈演愈烈,因为社会资本缺失肯定会导致农村人的阶层难以优化和上升,阶层固化带来的保护主义反过来又限制给予农村人的社会资本,形成了恶性循环。 Ref: 陈赟琪,邓寿群 (201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及其突破, 《 人民论坛 》(2013年第5期) 林娣(2014),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困境与出路,《社会科学战线),农民工受歧视的二元制度分析,《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11卷第4 期) 冯华(2015),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人民日报》(2015年1月23日) (分享自知乎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