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  昨天,东阳公布了《东阳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征求意见稿),其中收录了名山胜水、街巷里弄、古村落、亭台楼阁、风景区纪念地、古迹遗址六大类地名…

原标题: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

  昨天,东阳公布了《东阳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征求意见稿),其中收录了名山胜水、街巷里弄、古村落、亭台楼阁、风景区纪念地、古迹遗址六大类地名。据了解,向社会征求意见后,正式名录将于12月确定,以进一步东阳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地名文化。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昨天,东阳公布了《东阳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征求意见稿),其中收录了名山胜水、街巷里弄、古村落、亭台楼阁、风景区纪念地、古迹遗址六大类地名。据了解,向社会征求意见后,正式名录将于12月确定,以进一步东阳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地名文化。

  征求意见稿有31个地名,包括八面山、笔架山、东白山、东阳江、南街、张府前巷、蔡宅村、大爽村、北镇楼、肃雍堂等,都是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存老地名。

  “地名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地方历史文脉所在、乡愁所系。”东阳市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赵洪说,开展地名文化遗产工作,、挖掘、研究、利用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对于提升地名管理水平、彰显东阳地域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隶属巍山镇大山行政村的大爽村,相传祖先奠基时挖出一块很大的磉盘石,村遂取名大磉,后以谐音改称大爽,是国家传统农耕文化村落;又如黉门前,宋朝时就在此兴建文宫学庙,是学子学习考试的场所,俗称黉门,故名黉门前,它历经千年,是东阳兴学重教的发源地。

  赵洪表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老地名逐渐消失,被人淡忘,这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应该得到有效,一直传承下去,

  据了解,被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名不能随意变更。在用地名,县级(含)以上级别的不允许更名,确因行政区划调整或村社区规模调整需要更名或销名的,履行程序后,抄报上一级地名主管部门。拆除重建或者迁移后重新命名的,应当优先使用原地名。

  名录中不使用的地名,民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就近移用、优先启用、挂牌立碑等措施予以。

  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实行分期分批公布。民间广为流传的农事、民俗、传说、典故以及其他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名,历史上为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重地或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发生地的地名等,应当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自然地理实体地名、行政区域地名、居民地地名、道桥梁地名、专业设施地名、遗址建筑物地名等也可列入名录。

  如果您有宝贵的意见或,能使《东阳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更能体现东阳古城1800多年的沧桑变化、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可联系东阳市民政局地名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