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裂变中的西安文化特色

裂变中的西安文化特色  西安享誉的城市名片是“历史文化名城”…

原标题:裂变中的西安文化特色

  西安享誉的城市名片是“历史文化名城”。这座拥有11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当然可以无愧于这样的称号。但“厚重的历史文化”似乎又给这座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带来一些观念和认知上的桎梏,人们似乎总是习惯性地接受它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一面,可又轻易忽视了它骨子里拥有的。而正是这种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却一直在这座城里生生不息,继承、裂变、生根……

  有人说生活在西安一定是幸福的,因为这座城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藏着一段历史,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地名,一座饱经沧桑的建筑,顺着这些的历史碎片,细心的人就能复制或者追溯出一个朝代的更迭起落。

  作为一个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西安的历史内涵、文物遗存、文化影响举世,是与雅典、罗马齐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如果说过去的西安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守望者,那么界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西安也有必要成为一个文化的解读者。

  如今若你有足够的时间站在太华南上仔细看看周边的景致,你会发现这条南北的马两边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太华南西边是闻名世界的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里曾因发生过无数次波谲云诡的历史事件而被浓墨重彩地写入世界历史。如今在这里,只要俯身触摸的遗迹,或许还能触碰到历史的脉搏。

  马东边,以前是闻名西北的大华纱厂,因其在抗日战争中为西北战场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而被日本人的飞机定点轰炸过三次,这个纱厂与其发生过的故事,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它们都是西安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如今的格局却被打破了,从去年开始,在这个曾经辉煌,如今已经倒闭的纱厂里,悄然出现了一座混合着工业遗存与时尚气息的现代艺术区。这里的临街建筑有着锯齿状的外形和青灰色的基调,棱角分明的砖瓦和钢架给人强劲的力量。

  3月6日下午,来自湖南的游客陈先生在参观完大明宫遗址公园后发现了对面的大华·1935艺术区。他很好奇在西安这样的古都城市,在毗邻大遗址公园的地方竟然会有一个现代文化艺术区。询问了遗址公园广场上的环卫工人后,陈先生得知在对面的艺术区里有一个免费的工业遗存博物馆,艺术区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原先纱厂的老厂房,强烈的好奇心他到对面的艺术区转转,他想看看以古都文化为特色的西安究竟会孕育出一个什么样的现代艺术区,这个稳重内敛的城市,转过身来的现代文化气息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穿过车水马龙的太华南,缓步走在大华·1935艺术区里,很多青色地砖上刻着“1935”的字样,西安曲江大华文化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营销企划部部长周星宇说:“地砖上的数字是当年大华纱厂的建厂年份,作为遗迹的大华纱厂曾是西北纺织工业起飞和兴盛的标志。”随着社会转型和产业化的调整,纺织业的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几度更迭。

  大华艺术区里特有的锯齿状厂房已经被包装的像个“时尚先生”了。老旧的工业管道在空中交错,时期的生产清晰可辨,一栋栋年代感极强的老建筑和现代的玻璃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这种结合不仅打破了倒闭工厂的萧条,还平添了一些现代建筑的前卫美感。

  老环卫工人口中的工业遗存博物馆确实在厂区里,文化项目管理主管郑虹当天恰巧在博物馆里做义务员,通过郑虹介绍,参观者了解到长安大华纺织厂,曾是西北地区历史上建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现代化机器棉纺织企业,在西安乃至西北地区久负盛名。企业创始人石凤翔先生是蒋介石的亲家,他的女儿石静宜是蒋纬国的妻子,他本人也是当时西北地区颇具影响的实业家和纺织专家。

  这座工业遗存博物馆针对大华纱厂的历史沿革布展,史料、机器、契约、合同、雁塔细布以及纺车和纺织女工的工作场景再现,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个老纱厂过往的辉煌。郑虹对博物馆里所有展品及背后的故事都能娓娓道来,且饱含深情。西安曲江大华文化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杨说:“郑虹之所以是内行,是因为她曾在大华纱厂工作过,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

  在这个博物馆里参观,似乎是在一直沿着工业的轨迹漫步,胡杨说:“这个艺术区里有很多建筑都是上世纪30年代的遗存,博物馆所在的厂房曾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轰炸过三次。”胡杨回忆当初重新定位这里的发展方向时,曾经过半年的考察和研究最后决定以现代艺术区的形式来让这里。他说:“大华纱厂的文化特质,与其历史地位的不可复制性,在我们看来尤为珍贵。在西安做这样一个现代文化艺术区或许存在风险,但我们希望这里的历史能得以传承,西安的先锋文化能有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因此大华·1935应运而生。”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工业文化的华丽转身呢?

  2013年在小剧场群里已经成功举办了陕西省大学生话剧节、浓郁本土特色的陕西话脱口秀等演出,服装秀、毕业设计展、摄影展等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都开始关注这片工业遗存,现代艺术正扎根于此,先锋文化在这里异军突起。

  胡杨说:“承载文化建设诸多角色的西安,要与此潮流一致,就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政策创新,革故鼎新,探索出一条内陆古老城市再次成为世界性文化都市的转型之。”

  对先锋文化探索的个案并非都有美好的前途和成功的经验,在同样拥有锯齿形屋顶的半坡国际艺术区里,此时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坐落在西安城东的纺织城的“半坡国际艺术区”已经很有名了,调查发现很多没去过的人都觉得这里应该像798或者上海新天地,但去过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美好。

  3月7日下午,天气还有些冷,半坡国际艺术区里的旧厂房正在进行,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室都已经关门或者搬离了,空荡荡的厂房显得格外冷清。穿过厂房,仿佛走进了一个大工地,没有整齐的绿化,没有精美的画展,也没有艺术家,甚至都没有一间像样的展厅,四周都是在建的工地。一位工地上的施工人员说:“这个工程有三层楼,是要开火锅店的。不远处那栋白色建筑,是个婚纱影楼,往后走好像有几个艺术工作室。”可沿着,记者能看见的开着门的建筑不是影楼就是茶馆或者酒吧,所有的商业场所看上去都像一个附庸风雅的伪诗人,形在而神不在。

  几番寻找之后,在边一块小广告牌上发现一个叫做“十八度灰”的艺术馆正在办画展,顺着,记者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找到了这个艺术馆。策展人海音是这里的主人,艺术馆正在为一名叫李庆军的画家做专题画展。展厅很空旷,所展的作品数量也不多。海音说:“办这个展览主要是为了给青年艺术家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是一个不需要买门票的公益性展览。”

  这是当天下午记者在这个艺术区里找到的唯一的艺术展览。海音说:“来半坡艺术区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来附庸风雅的,一类是来追逐名利的,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线年毕业于西安美院的海音认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表达,他的艺术馆之所以取名“十八度灰”,是希望这里能无偏无倚,体现艺术和文化的多样性,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

  2008年海音初到半坡国际艺术区时曾有一个宏大的梦。“当初我想租八间厂房作为工作室,用其中四间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免费创作空间,去发掘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可美好的设想最终却败给了房租。”当问到他在这种被商业包围的艺术区里是否感到不适时,海音面带苦笑地说,现状与他当初的梦想大相径庭,他没想到短短5年,这里的艺术家越来越少,跟进的却是大批的商铺。这是个让人有些遗憾的结果,但海音否认纯艺术会因曲高和寡而商业蚕食:“大家都知道做话剧赔钱,但是为什么真正的艺术家的演出却能场场爆满?艺术其实是需要有时代的和心的认同。”

  海音在今年春节前后曾多次去大华·1935考察,他觉得那个视角独特的工业遗存博物馆很有创意,他的一个朋友已经在那里举办了自己的摄影展。听说今年会有一些高校艺术生在那里做自己的毕业设计或者展示,先锋文化为那个已经倒闭的前知名纱厂点燃了生命的第二春。

  当记者问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先锋文化能否完美融合时,他很肯定地说:“完全可以,西安的文化氛围适合培育艺术。我们应该让国内外游客重新认识西安,这里不仅有大唐的盛世遗风,也应该有现代中国多元的文化形态!”胡杨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一直在说要做大做强西安的文化产业,但文化包含多个领域和多种艺术形态,古老是西安的一个侧面,前卫也可以用来形容西安的先锋文化。我独处时,喜欢站在大华老旧的车间里,与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对话,那里能听见时间的流淌,也能看到未来的美好。”

  如今大华·1935已经被进行了精细的区域划分,独特的博物馆和小剧场群也成了先锋文化在西安发展的一个绝好平台。纱厂留下的老梭子不仅组成了剧场的吊顶装饰,还整齐地排成了现代感十足的排椅和1935的logo,这些险些被当做垃圾处理的老物件,在现代艺术设计师的手中重新被审视和利用,创意让原本只能躺在仓库或者垃圾堆里任时光的东西,迸发出了新的光彩。

  有社会学家称一个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P、硬件设施等体现,而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则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词,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准则、文化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胡杨说:“我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一个艺术区的软实力,我们准备邀请更多的艺术家来这里办工作室,大华需要现代艺术气息,西安也需要被重新认识……”或许未来的某天,海音的那个还未实现的梦想能在西安的更多角落生根发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