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文化  影视

"我被世界保护着!" 听记者讲述不一样的方舱故事

原标题:"我被世界保护着!" 听记者讲述不一样的方舱故事

编者按:生命之舱,托起生命的希望。自武汉首批“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起,这些被称为“生命之舱”的战时医疗场所进入了公众视野,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备受社会关注。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五位一线记者走进方舱医院,通过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朴实动人的瞬间和乐观励志的故事,感受医患同心、互帮互助、团结战“疫”的温暖与希望。

人民网湖北频道记者张婵:

“我被世界保护着”

隔壁床的姐姐主动带她熟悉环境,一位叔叔教她连接WiFi上网课,看到她学习,病友们会自觉降低音量……巧巧说:“这里的气氛很好,他们让我觉得我被世界保护着”

我在武汉生活了7年,虽然时刻都在吐槽它修不完的路、堵到怀疑人生的交通,却也着迷于它的江湖气和烟火气。从没想过一个“活色生香”的城市会变得这样冷清灰白。这场疫情,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座城市,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武汉人的刚毅坚强。

2月21日,我来到洪山体育馆。不久前,我在这里听过演唱会,看过男子篮球比赛。没想到再见到它,已经变成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穿上隔离服,经过严密的防护措施,我再次走进了它。

这里,有人在打八段锦,有人在练瑜伽,有人在聊天,有人躺在床上玩手机……没有愁云惨淡,一切井然有序,方舱里的患者都在认真生活着。

见到巧巧的时候,她正坐在桌边认真做试卷。“这些天已经落下了很多功课,我得抓紧时间补上。”

巧巧是一名高三学生。2月21日是她住进方舱医院的第一天,19岁的她出乎意料地淡定从容。课桌里塞着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料,床头贴着刚刚制定的学习计划表,上面除了每天的学习计划之外,还写着:数学和物理,我要像打倒病毒一样打倒你们。

巧巧告诉我,她上午刚进来,隔壁床的姐姐就主动带她熟悉环境,还有一位叔叔教她连接WiFi上网课,看到她学习,病友们会自觉降低音量。“这里的气氛很好,他们让我觉得我被世界保护着。”

这场疫情中,巧巧的父母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治疗,弟弟是密切接触者,在酒店隔离,而她独自一人住在武昌方舱医院。我问她一个人住在这里怕不怕。她说:“怕,当然怕,但我已经很幸运了,我不能被病毒打倒,我还要继续为我的理想奋斗。”

2月21日,人民网记者进入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采访前合影。右二为记者张婵。

巧巧的理想是考上华中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像她班主任那样的优秀老师。而我的理想是记录下这些可爱的普通人,和他们一起见证这座城市恢复往日的鲜活色彩。任世界如何喧嚣,疫情如何蔓延,理想不会被打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记者李行健:

未曾谋面的老朋友

60岁的王大哥喜欢用手机记录自己在方舱医院里的每一天,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定格在王大哥略有些晃动的镜头里。而每一段视频的结尾,都是“谢谢你们,辛苦你们”

元宵节那天,我和同事机缘巧合认识了王大哥,他是第一批住进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江汉方舱医院的轻症患者。“今天身体状况怎么样”“发不发烧”“你前两天说方舱里洗漱不方便的问题解决了么”……从那时起,隔三岔五打个电话跟王大哥唠唠成了我们的习惯。

王大哥60岁了,手里的手机像素也不算高,但他总喜欢拍各种视频,今天拍一段和医护人员探讨南方汤圆和北方元宵的差别,明天拍新安上的氧气罐、淋浴室,后天拍一段贵州的护士教大家做呼吸操……

当然,王大哥不是没有抱怨,头一天点赞了方舱医院里的伙食,临挂电话还不忘吐槽“就是送来的晚,饭总是凉的”。不过,第二天又给我们发来视频:方舱医院里安装了6台微波炉,“饭凉的问题解决了!”总台央广前后方团队还特意为他建了个群,叫“老王的方舱日记”,中国之声微博每天编辑摘发老王的视频片段,记录一天天好起来的老王,也记录越来越有温度的方舱医院。

王大哥没事就找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闲聊,每一段视频的结尾都是“谢谢你们,辛苦你们”,裹得严严实实的医护人员也总会向他致意,那些被防护服阻隔的感动和微笑,都通过竖起的大拇指流淌出来,定格在王大哥略有些晃动的镜头里。

2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记者李行健在武昌方舱医院前与央视频连线,并通过CGTN等平台同步直播。

2月22日,王大哥在方舱医院里的第16天。他给我们发来信息,“我今天下午出院啦!可是还要去江夏区的隔离点隔离14天”。我们替他高兴,也担心隔离点生活物资不足,把手头有的生活必需品送到了隔离点外的保安室。一个月前我从北京出发时带的袋装牛肉,只剩一袋了,也留给了王大哥。

我们和王大哥依然没有见过面,却像是认识许久的老朋友;正如我们和武汉此前也没有太多交集,却因为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有了深深的牵绊。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史磊:

不穿防护服的“志愿者”

有人集中领取物资后再发放,有人维持领饭时的排队秩序,有人宣传医院内环境管理的方法,有人帮助护士处理生活垃圾……方舱医院里少了焦虑,生机勃勃正在蔓延

2月5日晚11点,第一批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被转入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由于时间太晚,我们没有打扰病人,只是静静地拍下了画面。从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开始,患者们的生活起居和治疗成效就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后来,我辗转联系到方舱医院的一位患者付丹,她答应帮我们用手机记录方舱医院里患者的情况。付丹告诉我,进院之初都有着对病情未知的恐惧,恐慌情绪时常笼罩着她。然而,第二天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她。在医院门口散步时,看到一个没有穿防护服,只戴着口罩的人正在整理废弃垃圾。她以为对方是这里的工作人员,连忙提醒,对方回答,自己也是这里的病人。

这位患者的举动,深深地触动了付丹,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付丹说:“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武汉帮我们,那我们总得为他们做点什么,不能让别人觉得武汉人‘不讲胃口’。”“讲胃口”是武汉方言,意为讲义气,够意思。

付丹说,看到医护人员每天超负荷地工作,也很心疼。“他们是真的忙,也是真的累。检测、询问、开药、送药、解答、心理安慰、送饭,偶尔还要解答患者提出的与病情无关的问题。负能量每个人释放一点点,会在这里蔓延,但是正能量的事情,每个人做一点点,也会充满这里”。

在付丹每天从方舱医院发出来的视频里,有人集中领取物资后再发放,有人维持领饭时的排队秩序,有人宣传医院内环境管理的方法,有人帮助护士处理生活垃圾……患者们的这些举动,让方舱医院运转得更加井然有序。

透过画面,我深深地感受到方舱医院里少了焦虑,生机勃勃正在蔓延:病友情绪波动时,互相主动做起疏导工作;大家一起谈心,为彼此加油打气,缓解紧张情绪;医生护士和患者一起跳舞,相互鼓劲……

方舱医院正在改变,住在这里的人们也在改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