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曾经,长安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绝唱,绘制出一幅幅斑斓绮丽的生动画卷,留下了一段段斐然成章的传奇佳话;而今,置身于恢弘广阔的时代舞台,西安文化建设正以奋楫潮头的姿态,在与人民同行和时代共进中,开创发展繁荣新气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好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推进大遗址保护,建设“博物馆之城”;丰富城市文化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艺精品迭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在守护文化瑰宝、丰富文化供给、绽放文化价值中,彰显出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西安市持续实施“大戏、、大剧、大作”工程,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夯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逐步探索并走出一条文艺事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让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交流繁荣发展,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原创话剧《师》《柳青》相继获“文华大奖”,让西演西安话剧院成为国内唯一蝉联“文华大奖”的话剧院团;西演西安儿艺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在塞尔维亚荣膺第26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最佳剧目奖和最佳表演奖,引发行业瞩目;西演西安市豫剧团的豫剧《秦豫情》首演后,先后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滚动资助项目,成为陕西首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满贯的剧目;相声《南腔北调》实现陕西曲艺在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零的突破;《长安第二碗》入选“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这一切的舞台繁花,要溯源在文化体制改革之路上。2012年5月,西安市依托西安歌舞剧院、西安话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西安市说唱艺术团、西安市豫剧团5家文艺院团,组建成立的西安演艺集团正式开始运营,将分散的国有文艺院团进一步整合优化,让其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激发,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改革后,西安演艺集团通过打通“用人、资金、创作和发展”4个环节,以创新为抓手,走出了“一团一策,差异发展;一剧一策,精准定位;一场一策,突出特色”的好路子,在精品创作、市场化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22年5月,这一西安“文艺航母”已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61项、省级奖项127项、市级奖项53项,成员企业从组建时的5家增长到16家,同时代管了周至县剧团,年产文艺作品30部左右。其改革事迹入选“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院团活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有了这样的守护和底气,西安舞台文艺更有动力和能力为城市文化艺术生活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市民百姓的精神生活涂抹亮色,奏响了西安城市软实力提升新乐章。

  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表达中,影视艺术同样搭载起西安文艺乘风破浪的梦想伴随电视剧《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荣获金鹰奖、飞天奖等,《大秦帝国》系列、《共和国血脉》《密查》《兰桐花开》等20多部作品在央视1套、央视8套等平台播出,电视剧《装台》荣获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多个奖项“西安影视”的金字招牌在全国叫响。

  秦腔,是陕西人心底的呐喊,更是陕西人守护与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年,西安市加强剧目整理,对现有秦腔剧本和史料等剧目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三滴血》《双锦衣》等70余部经典剧目再次复排,创作推出《柳河湾的新娘》《易俗社》等大量新剧目,其中《柳河湾的新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惠敏莉、侯红琴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作为文化重镇的西安,近年来,文学、美术、书法创作也成果丰硕。随着党的二十大的临近,紧扣“喜迎二十大”这一主线,西安文艺工作者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题材、重大现实题材,推出一批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弘气象、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火热实践、热情赞颂人民创造历史伟大进程、大力彰显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精品力作。眼下,由西安中国画院组织实施的“黄河长安关中新篇”美术创作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纪实文学作品《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多部文学新作,即将问世;此外,“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西安城市主题歌曲全球征集评选活动向世界发出邀约,大量音乐创作者以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主题曲,传递着对西安这片热土的真挚情感。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及西安周边城市举办,让黄土地上激荡起的最古老的“摇滚乐”,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响彻全国。

  如同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灵魂,便会不自觉地被人们欣赏、铭记。从中国秦腔艺术节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从西安戏剧节到《西安大讲堂》,从西安国际舞蹈节到西安国际音乐节古城近年接连举办接地气的文化盛会,用一个个属于城市文化的高品质活动IP,为时代添彩。

  文化,为历史留痕,同样是百姓日常,与人民相伴。眼下,西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以飞跃式的速度发展提升。西安这座城市不仅全力优化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让市民文化中心、文化广场遍布城市四方,令文化街区成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将公共文化场馆打造为公众汲取知识养分的公益课堂。

  从市区图书馆、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美术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所星罗棋布,常设各种当代艺术展、传统艺术展、瓷器展、海外回流文物展邀市民滋养灵魂,到易俗大剧院、创意谷展演中心、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等艺术殿堂,吸引着谭盾、马友友、郎朗、张国立、孟京辉等各路艺术家与市民对话。在这样洋溢着无限艺术气息的城市公共空间内,西安观众精神追求的满意度愈发向峰值攀登。

  在乡村、在社区,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千场戏剧惠民演出也在不断向高质量、多元化升级。当非遗展演开始走向景区、走向街区,市群艺馆在翠华山天池之畔举行琳琅满目的非遗展演项目,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碑林区文化馆在老菜场街区举行的非遗雅集,让附近居民和游客前来逛集市、赏雅集,大家一边欣赏民谣,一边看传承人们巧夺天工的作品,更有外国留学生上阵玩起了杖头木偶

  “文化”,是舞台书卷中的精品展现,是艺术场馆的美妙输出,同样是城市街巷中的娓娓道来。从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到夜游经济的全面激活,从易俗社文化街区到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活力涌动,从推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到“互联网+中华文明”深入实施,近年来,西安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聚焦文旅需求,创新供给激活新消费,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西安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每每假日到来,在诸多街区之中,传统与时尚交融的文化活动,与电商营销、直播互动等数字化赋能融为一体,打造了多元化、永不落幕的文旅消费热闹场景。及至华灯初上,城中霓虹盛景璀璨,灞河边的长安书院与奥体中心、长安云和长安乐,组成浑然天成的“千年书卷”,用墨香缭绕的写意长安,勾勒出千年古城最美的天际线。

  近年来西安通过深度挖掘周、秦、汉、唐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现代科技、时尚艺术、特色饮食完美融合,打造推出了“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音乐之城、演艺之城”等一批城市文化 IP。通过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重构了文化旅游新玩法新体验新印象。

  此外,西安市全面激活夜游经济,通过组织“长安夜我的夜”夜游经济嘉年华,西安文旅消费季,举办啤酒节、音乐节、美食节、帐篷节、电竞节等系列活动,策划推出历史研学、丝路寻踪、红色记忆、山水民俗、网红打卡系列产品,有效释放疫情积压的旅游需求,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当十四运会用精彩向世界展示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也进一步拓展了西安“文旅+”的边界,围绕“文旅+体育+商业”的政策创新、资源整合、品牌营销、业态消费,以及电竞体育等新兴产业的文旅融合发展,西安文旅融合得更加出彩。

  随着《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公布,为文旅注入更多发展新动能,全域旅游、全时体验、健康持续将成为古城西安下一个文旅融合的新标签。未来的西安,将持续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等待世人去感知、去体验、去共同融入。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西安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创新文物工作思路,加强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反哺城市、惠及人民。

  身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目前拥有各类博物馆159座。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骨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门类新颖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之城”格局呼之欲出。

  文物保护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中。近年来,西安市稳步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注重文物的日常保养维护,加强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与修缮,市文物局先后组织实施西安城墙、钟楼、圣寿寺塔、小雁塔荐福寺明清建筑群、鄠邑区公输堂、隋唐长安城中轴线重点遗址群等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工程。同时,推进西安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

  “西安开展文物保护利用最显著的优势和核心资源是大遗址。”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西安市探索构建了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汉杜陵遗址公园、大唐西市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西安模式”。

  伴随汉长安城未央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持续提升,明德门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钟楼、西安城墙等一批文物保护工程稳步实施,那些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渐渐“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将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城市生态的“西安行动”还有很多近年来,全市文博系统坚持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的原则,通过课程研发、馆校共建、研学旅游、教学教育基地建设、博物馆进校园、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等方式,使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不断强化。“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下农村”“博物馆进双百校”“博物馆双进”“博物馆五进”等为主的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不断扩大文化惠民成果,融入市民生活。

  “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的理念,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改善环境、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安市将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