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影视

一篇超全的电影类型分析

  第一部喜剧片一般认为是路易斯·卢米埃尔的《水浇园丁》(1895)。默片时期是喜剧发展的黄金阶段,马克·森内特与哈尔·罗奇是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两位喜剧电影制作者,这时期的著名喜剧演员有本·杜尔彬、启斯东、梅布尔·诺曼德、艾德娜·珀薇安丝、罗斯科·阿巴克尔、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里·朗东、查理·蔡斯、劳瑞与哈迪等。待续。

  滑稽闹剧(滑稽片)是一种带有追逐、冲突、玩笑、嬉闹的一个喜剧亚种。slapsitck来源于意大利语,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广泛流行于默片时期。嬉闹的早期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在19世纪初的英国,哑剧与杂耍演员们嬉趣的表演成为音乐厅的常规节目,其中最要影响力的早期先驱是弗雷德·卡尔诺,他在19世纪90年代发展出一种没有对话的喜剧形式,包括卓别林、斯坦·劳莱等都为他工作。这种喜剧传统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好莱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主要归功于马克·森内特和哈尔·罗奇的制片功劳,以及一些著名演员如卓别林、劳莱与哈迪、马克斯兄弟、启斯东、三个臭皮匠,以及稍后的巴斯特·基顿。滑稽元素也常见于动画片《猫和老鼠》、《兔八哥》和法国演员马克斯·林代和查尔斯·普林斯的喜剧之中。

  slapstick一直遗存在历代的喜剧片中,如路易·德·菲耐斯、梅尔·布鲁克斯以及法拉利兄弟的电影。

  其故事的中心人物往往都是行为夸张的浪漫情侣,且常常是通过打闹方式表现的。神经喜剧在无声时代就已经有了,但是神经喜剧获得崭新的地位源于1934年的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霍克斯-巴里摩尔-隆巴德的《二十世纪快车》和卡普拉-盖博-考尔白的《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在1930年代到战争结束之时左右,主要导演有:

  刘别谦,如《天堂里的烦恼》(1932)、《爱情无计》(1933)、《尼诺契卡》(1939)等;

  卡普拉,如《一夜风流》(1934)、《迪兹先生进城》(1936)、《浮生若梦》(1938)、《毒药与老妇》(1944);

  霍克斯,如《二十世纪快车》(1934)、《育婴奇谭》(1938)、《女友礼拜五》(1940)、《火球》(1941)、以及《战地新娘》(1949)和《妙药春情》(1952);

  斯特奇斯在40年代上半期,以绝对的才华与精力,将神经喜剧以及喜剧类型带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与高度,如1940年的《伟大的麦金迪》与《七月圣诞》;1941年的《淑女伊芙》与《苏利文的旅行》;1942年的《棕榈滩的故事》与《摩根河的奇迹》;以及1944年的《战时丈夫》;1948年的《红杏出墙》。

  战后,神经喜剧已经逐渐衰落,但是其作为一种元素,一直持续到50年代以及60年代初期。其中曾在1944拍摄神经喜剧片《大人与小孩》的比利·怀德,接过了新时期喜剧创作,如《七年之痒》(1955)、《热情如火》(1959)以及《玉女风流》(1961)。

  科幻片最早出现在无声电影早期,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电影,梅里爱继续制作了一些幻想科幻片,如《奇幻旅程》(1904)、《征服极地》(1912)。丹麦导演马森的《火星之旅》(1918)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长片。好莱坞默片时代的一些科幻电影多与恐怖元素结合起来,如《科学怪人》(1910)和《化身博士》(1920),一些则与奇幻冒险元素结合在一起,如《海底两万里》(1916)和《失落的世界》(1925)。而欧洲电影制作者则更倾向于利用改编科幻小说来达成社会寓言与批判而取得更高的超越科幻题材的影史地位,如威恩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普罗塔扎诺夫的《火星女王艾莉塔》(1924)、普多夫金的《死光》(1925)、克莱尔的《沉睡的巴黎》(1925)、弗里茨的《大都会》(1927)与《月里嫦娥》(1929)等。

  有声时代到战后15年是科幻电影的前黄金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多是继续采用恐怖惊悚和怪人题材,如马莫利安的《化身博士》(1931)、詹姆士·威尔的《科学怪人》(1931)、《隐形人》(1933)与《科学怪人的新娘》、“X博士”系列、“F. P. I.”系列、《亡魂岛》(1932)、《魔鬼玩偶》(1936)、《行尸走肉》(1936)、《黑色星期五》(1940);雷内·克莱尔则继续其喜剧路线,拍摄了时间旅行片《明天发生的事情》(1944)。

  50年代,科幻片的黄金时期由《登陆月球》(1950)与《火箭飞船X-M》的发行带来,使科幻片进入了外空旅行、外星球和新科技的领域,这些影片多是小成本的B级片,但是仍有一些取得成功的大制作科幻片如怀斯的《地球停转之日》(1951)、霍克斯的《怪人》、《世界大战》(1953)、《海底两万里》(1954)、《禁忌星球》(1956)、《飞碟入侵地球》(1956)、《天外魔花》(1956)、《地心游记》(1959)、《海滨》(1959)。50年代的另一种科幻片则是与“怪物”元素结合在一起,如《原子怪兽》(1953)、《它们!》(1954)、《深海怪物》(1955)、《二十万里到地球》(1957)、《变形怪体》(1958)等。

  60年代相对地是科幻电影的低产时期,但是却是科幻电影史极其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影片艺术性上,60年代的一些科幻片在很大的广度与深度上更新了科幻片的内容与表达以及艺术性,如马克的《堤》在时空旅行的基础上把战后反思与爱情结合在一起而成了《十二只猴子》(1995)的蓝本、戈达尔的《阿尔法城》(1965)把虚构性同未来主义结合、特吕弗的《华氏451度》(1966)与斯凡那的《人猿星球》凝聚了强烈的社会与批判,瓦迪姆继续把其一贯的元素带到了《巴巴利娜》(1968),而特别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把新的现实主义注入了科幻类型,并发展出前所有未的视觉效果和哲理性。

  1969年以及70年代的登月行动复兴了科幻电影,70年代早期的科幻片探索了偏执狂问题,以及人性受到人造科技的心理学与社会学上的威胁,如库布里克的《发条橙》(1971)、卢卡斯的作《500年后》(1971)、怀斯的《仙女座菌株》(1971)、特鲁姆布的《宇宙静悄悄》(1972)、弗莱彻的《绿色食品》(1973)、《西部世界》(1973)及其续集《未来世界》(1976)、《罗根的逃亡》(1976)。法斯宾德的《世界旦夕之间》(1973)和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1972)与《潜行者》(1979)在在典型意义上更新了电影作者在科幻题材的建树。此外,喜剧也开始与科幻片结合,如伍迪·艾伦的《傻瓜大闹科学城》(1973)和卡朋特的《黑星球》(1974)。而科幻片也逐渐走向主流,一些科幻电影在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之外,也获得了异常经典的影史地位,最典型即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与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1977)。

  在这之后的80年代,可以称作是科幻电影的第二次黄金时期,如“星际迷航”系列电影(1979- )、“异形”系列电影(1979- )、《星球大战2-3》(1980、1983)、《银翼杀手》(1982)、《ET外星人》(1982)、《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终结者”系列电影(1984- )、“回到未来”系列电影(1985-1990)等,一般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收益并发展出了各自的文化现象。其次另外一支异军突起的科幻片类型则是来自于日本动漫界,如押井守的《宇宙战争》(1983)、《天使之卵》(1985)与《机动》(1989)、短片集《机器人嘉年华》(1987)与《迷宫物语》(1987)、大友克洋的《阿基拉》(1988)等。

  90年代,首先是互联网与数字朋克的兴起引起了再次拓展了科幻片在人机交流与对抗方面的题材,如《全面回忆》(1990)、《终结者2》(1991)、《割草者》(1992)以及《黑客帝国1-3》(1999-2003); 其次是斯皮尔伯格炮制的《侏罗纪公园》(1993)再次把科幻与冒险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收益,卢卡斯则在世纪末重启了星球大战电影,再次成为了绝对的文化现象; 再次是临近20世纪末,科幻片便应景地复兴了外星入侵与灾难题材,如《十二只猴子》(1995)、《独立日》(1996)、《天地大冲撞》(1998)、《超时空接触》(1997)、《世界末日》(1998)等; 再其次则是科幻动画片的黄金时期,如日本大友克洋的《回忆三部曲》(1995)与《遗迹守护者》(1998)等,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1995)、以及伯德的《钢铁巨人》(1999)等。

  新世纪以来一些著名的科幻片回到了与社会批判的道路上,如《人工智能》(2001)、《少数派报告》(2002)、《人类之子》(2006)、《太阳浩劫》(2007)、《第九区》(2009)、《深空失忆》(2009)等;一些当代的严肃艺术性又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如邓肯·琼斯的《月球》(2009);一些时空旅行悖论也逐渐成为科幻片的关注中心,如《银河系漫游指南》(2005)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2007)等。此外一些新的票房科幻又出现了,如“黑衣人”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卡梅隆的《阿凡达》(2009)等。

  恐怖片也是有声时代初期的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一些摄制在20年代的恐怖片通常是由钱·朗尼主演,以及布朗宁和莱尼指导的,后者的《猫与金丝雀》基本确立了后来恐怖片的样式。

  恐怖片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是由环球公司完成的,如布朗宁-卢戈西的《吸血鬼》(1931)、威尔-卡洛夫的《科学怪人》(1931)、威尔还指导了《古屋失魂》(1932)、《隐形人》(1933)以及《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另外一位极为重要和成功的恐怖片导演是曾《最卑贱的人》的德国摄影师卡尔·弗洛因德,他指导了卡洛夫的《木乃伊》(1932)和彼得·洛的《疯狂的爱》(1935),前者是当时风格最为突出、最有影响力的恐怖片。在随后的几年里,环球公司的恐怖片系列因为公式化的循环而走向衰落。

  恐怖片的第二个重要时期是1940年代,雷电华由瓦尔·鲁东掌管的B级片部门摄制了一些恐怖片,由其担任制片的一系列恐怖片,基调风格一致,由于预算,摈弃了怪物或暴力的视觉展示,而集中表现受到无形的恐怖威胁的人物,极富独特的诗意。这几位重要的B级片导演是雅克·特纳、马克·罗布森以及罗伯特·怀斯。特纳的资历最老,在这时期的成就也最高,拍摄了3部几位重要的恐怖片1942年西蒙妮的《豹族》,1943年的《与僵尸同行》与《豹人》;罗布森与怀斯都是初任导演,前者执导了1943年的《第七个被害者》与《鬼船》、以及卡洛夫的《死岛》(1945)与《疯人院》(1936);后者则执导了西蒙妮《猫人的诅咒》(1944)以及卡洛夫-卢戈西的《盗尸者》(1945)。

  50年代是恐怖片题材拓展最复杂的时期,随着电影技术与科技的发展,其关注点由哥特转移到现代,出现了两个恐怖片亚种,末日电影与恶魔电影,以及其他新兴的题材如外星人入侵、人或植物的突变等科幻因素,如《不可思议的收缩人》(1957),而好莱坞主流的恐怖片逐渐被划入剥削电影的范畴,噱头性与低预算是其独特标志。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一些重要的新一代恐怖片导演开始执导影片,好莱坞方面如杰克·阿诺德、泰伦斯·费希、威廉姆·卡索和罗杰·科曼。

  60年代初,恐怖片在欧美得到了新的发展。首先是英美的杀人狂电影,1960年鲍威尔的《狂》(1960)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被认为是这个类型的先驱,威廉姆·卡索也拍摄了风格类似的《杀人》(1961)、《狂人拘束衣》(1964),而科波拉的作《痴呆症》(1963)也属于这一类型,甚至影响了意大利的后来的新兴的铅黄电影,赫舍尔·戈登·刘易斯则把恐怖片带到了极其血腥的地步,即血溅电影,如《血的盛宴》(1963)与《把我染成血红色》(1965),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1968)也更新了恐怖片的类型; 其次是意大利的恐怖片的突起,马里奥·巴瓦不仅把恐怖片带向了接近艺术电影的层次,其《撒旦的面具》(1960)更新了恐怖片的艺术成就,以及之后的《黑色安息日》(1963)与《驱魔任务》(1966)——考布西也拍摄了著名的《血魔传奇》(1964)——而且其1963年的《知道太多的女孩》也开创了意大利“铅黄”电影的先河,之后他继续拍摄了同样重要的《血与黑蕾丝》(1964),直到60年代末,“铅黄电影”才得以进入黄金期,达里奥·阿基多把“铅黄电影”带向一个崭新的高度的,如《摧花手》(1970)、《九尾怪猫》(1971)等,卢西奥·弗尔兹和塞尔吉奥·马蒂诺也是意大利铅黄电影的重要导演; 最后是日本以其本土的“怪谈”故事为题材的恐怖片,使其与艺术性的结合达到了不可忽视的高度,如中川信夫的《鬼猫凶宅》(1958)、《东海道四谷怪谈》(1959)和《地狱》(1960),小林正树的《怪谈》(1964)、新藤兼人的《鬼婆》(1964)和《草野中的黑猫》(1968)等。

  70-80年代,波兰斯基名利双收的恐怖片《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把70年代的美国恐怖片引入更加神秘主义的领域,如弗莱德金的《驱魔人》(1973)和温纳的《魔屋》(1977);而另一股恐怖片潮流则受到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的影响,开始更多地以更加奇异的主题来讽刺社会问题,如托比·霍珀的《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与韦斯·克雷文的《隔山有眼》(1977)反映了越战问题,罗梅罗在《活死人黎明》(1978)中通过僵尸世界影射消费者社会,加拿大导演大卫·柯能堡痴迷于通过病毒和身体的异化来剖析人性、科技与社会问题,如《毛骨悚然》(1975)、《狂犬病》(1977)、《灵婴》(1979)、《夺命凶灵》(1980)以及《录像带谋杀案》(1983)等,梅尔·布鲁克斯也用《新科学怪人》(1974)等把恐怖喜剧片重新带到了观众面前,如吉姆·沙曼的《洛基恐怖秀》(1975)和兰迪斯的《美国狼人在伦敦》(1981)等;此外,史蒂芬·金的恐怖惊悚小说也在70年代出现在了银幕上,如帕尔玛的《魔女嘉莉》(1976)和库布里克的《闪灵》(1980);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1975)也开启了食人动物题材的恐怖片,如安德森的《杀人鲸》(1977)等;卡朋特的《怪形》(1982)则是典型的科幻恐怖片。80年代,一股B级恐怖片的潮流也开始流行,最典型的数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系列等。

  “Giall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为“”的意思,因为40年代50年代兴起的意大利惊悚、神秘小说多加以黄皮封面,所以将后来60年代兴起70年代达到的意大利犯罪、侦探、神秘、惊悚、恐怖为题材的一系列影片统称为铅黄电影。铅黄电影的主要以刻画多少具有不正常心态的杀人狂以及实用照明、音乐营造惊悚甚至恐怖的氛围和引入因素为主要特点,特别是在早期,而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转向了美式的血淋林的惊悚片。

  60年代最主要的铅黄电影开拓者大师是马里奥·巴瓦,其将新式的主义、巴洛克式的布景设计,以及奇异的摄影机运动引入充满幻想的惊悚片中。

  马里奥·巴瓦在60年代——特别是前期——意大利低成本片的大师,其兼统这这个领域的两大方面——恐怖片与铅黄电影

  马里奥对恐怖片的涉足开发要早于铅黄电影,其中以1957年的《吸血》,以及1960年的《撒旦的面具》、以及1963年的《黑色安息日》最为出名。

  马里奥·巴瓦在1963年发行的黑白电影《知道太多的女孩》(1963)被认为是第一部铅黄电影,之后马里奥又制作了第二部重要的铅黄电影《血与黑蕾丝》(1964);

  70年代,达里奥·阿基多的横空出世将铅黄电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如《催花手》(1970)、《夜深血红》(1975),以及著名的《阴风阵阵》(1977);

  铅黄电影虽然在70年代后期之后越来越陷入了模式化,但是其作为一个类型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只是很少而已。

  1932年的《白魔鬼》被认为是第一部丧尸片。之后主要的丧尸片有特纳的《与僵尸同行》(1943)、B级片导演爱德华·卡恩在50年代拍摄的几部丧尸片、《地球最后一个人》(1964)、《活死人之夜》(1968)、《活死人黎明》(1978)、奥索里奥的“墓地亡灵”四部曲(1972-1975)、卢西奥·弗里兹的《生人回避2》(1979)与《僵尸城市》(1980)等。

  犯罪片包括了黑帮片、警匪片、监狱片、侦探片、惊险片、间谍片等多个类型,主要通过犯罪题材来反映其所要反映的。在视觉道具上,主要使用枪、汽车与电线年代初期的前法典时期最为流行,如黑帮片《小凯撒》、《国民公敌》与《疤面人》;监狱题材的如《牢狱鸳》、《亡命者》、《苦狱公路》和《地狱市长》等;

  法典时期一直到黑色电影兴盛时期,犯罪主题一直是黑色电影最为普遍的元素,恐怖片惊悚片中的犯罪元素也十分常见。希区柯克是公认的悬疑惊悚大师,其电影中一向都是以犯罪情节来构成,如《绳索》、《电影谋杀案》、《后窗》、《火车怪客》和《精神病患者》等;

  监狱题材。亡命者(1932)、《大幻影》(1937);40年代有《血溅虎头门》(1947);50年代有《牢狱大》(1954)、《死囚越狱》(1956)与《逃狱惊魂》(1958);60年代有《洞》(1960)、《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1962)、《大逃亡》(1963)、《铁窗喋血》(1967);70年代有《巴比龙》(1973)、《牢狱风云》(1974)、《飞跃疯人院》(1975)、《午夜快车》与《逃出安卡拉》(1979);80年代有《胜利大逃亡》(1981)与《不法之徒》(1986);90年代有《肖申克的救赎》(1994)与《绿里奇迹》(1999)以及《逃狱三王》(2000)。

  黑帮片是犯罪片的一个亚种,主要刻画有组织的犯罪活动,特别是,在电影史经典时期的黑帮片,有很大一部分与黑色电影重叠在一起。在默片早期就可以看到黑帮片的源头,比如1906年的《》被认为是现存的第一部黑帮片,格里菲斯的《佩吉巷的火》(1912)也是早起的代表。虽然早期有一些黑帮片,但是作为一种固定的类型,其确立要等到30年代初,而且有赖于美国经济大萧条及其导致的犯罪率的上升。

  1930年代初的3部影片奠定了这个类型的经典基础,1931年华纳的罗宾逊的《小凯撒》和卡格尼的《国民公敌》,以及联艺拍摄的霍克斯执导的穆尼的《疤面人》(1932),这三部刻画了三个年轻罪犯的大起大落的影片在海斯法典来临之前,代表着一种最纯正的黑帮片类型,并遭到了很多社会评论界的批评。

  在海斯法典后,制片厂设法逃避审查机构的压力,又同时保留黑帮片类型的精彩刺激,黑帮分子不再是中心人物,于是影片就聚焦于另一些被犯罪生活的人物,比如惠勒的《死角》(1938)。拉乌尔·沃尔什在1939年与1949年分别贡献了两部经典的均有卡格尼主演的黑帮片《愤怒的二十年代》与《白热》。

  90年代最著名的黑帮片则是斯科塞斯执导的《好家伙》(1990)与《教父3》(1990)。帕尔玛继续执导一些经典的黑帮片如《情枭的黎明》(1993)。科恩兄弟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则把黑帮题材纳入了作者风格之中。

  新世纪,萨姆·门德斯的《毁灭之路》(2002)代表着一种传统的回归,2006年斯科塞斯的《无间道风云》则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另外2007年的《美国黑帮》、2008年的《格莫拉》、2009年的《公众之敌》、2012年的《无法无天》、2013年的《匪帮传奇》都是比较纯正的这一类型的代表电影。

  黑色电影这一术语是法国批评家在1946年提出的,用以指称战争期间摄制的并于1945年之后再国外迅速快速连续发行的一组美国影片,其在某种程度上采用了黑帮片中那些愤世嫉俗、激烈的叙事。黑色的意思是黑色、黑暗获着阴郁的意思,不仅是一种类型,更是一种风格和叙述的倾向。人们通常认为黑色电影始于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1941),甚或更早的雷电华B级片《三楼的陌生人》(1940)。大多数黑色电影是设计犯罪的,但黑色电影这一倾向又是跨类型的,包括社会问题片、西部片,甚至喜剧片。

  黑色电影电影的来源是最早出现于20年代的美国冷硬派侦探小说,如达希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詹姆斯·M. 凯恩以及康奈尔·伍尔里奇的小说,这些作家的许多作品都被改变成电影。第一部就是哈米特的《马耳他之鹰》。

  黑色电影作为一种风格倾向早在20年代就已经开始,明显受惠于法国表现主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以及斯坦伯格早期影片的影响。最明显的佐证之一就是四位重要的德国移民导演都广泛涉足黑色电影,弗里茨、西奥德梅克、普雷明格以及怀尔德。

  弗里茨拍摄了《恐怖内阁》、《绿窗艳影》以及《血红街道》等;西奥德梅克拍摄了《幻影女郎》、《哑女惊魂记》、《阴阳镜》、《杀人者》等;普雷明格拍摄了《罗拉秘史》和《堕落天使》;怀尔德则拍摄了《双重赔偿》、《失去的周末》、《日落大道》等。

  惊悚片一般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类型,一般是指一种情节、音响元素上的倾向,如动作惊悚片、犯罪惊悚片、惊悚片、恐怖惊悚片、惊悚片、间谍惊悚片、心理惊悚片、超自然惊悚片、科幻惊悚片等。惊悚片最主要的手法旨在刺激与控制观众的极端的情绪,如悬念、兴奋、惊喜、期望与焦虑,往往带有恐怖与悬疑的味道,对这种类型的掌控最为典型与成功的导演是40年代之后在好莱坞拍摄影片的英国导演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的第一部惊悚片是其第三部影片《房客》(1926),讲述了开膛手杰克的故事。在英国期间,希区柯克的惊悚片还包括《敲诈》(1929)、《擒凶记》(1934)与《三十九级台阶》(1935);同时期的德国导演弗里茨·郎也是惊悚片大师,拍摄了《间谍》(1928)以及著名的《M就是杀手》(1931)。

  40年代,希区柯克开始在好莱坞创作一系列具有浪漫、化、心理化、犯罪性的惊悚影片,成为这一类型的教科书,如《蝴蝶梦》(1940)、《深闺疑云》(1941)、《辣手催花》(1943)、《爱德华丈夫》(1945)、《美人计》(1946)等;而在这时期其他重要的惊悚片,如西奥德梅克的《哑女惊魂记》(1945)与《阴阳镜》(1946)、李维克的《电线)、英国导演鲍威尔与皮斯伯格的《黑水仙》(1947)与《小后屋》(1949)等。

  50年代,希区柯克开始拍摄彩色片,并开始往期惊悚片中加入异国情调、以及更多的心理疾病分析,如《火车怪客》(1951)、《电线),典型的如《后窗》(1954)、《记》(1958)以及黑白片《精神病患者》(1960)。这时期其他的惊悚片如劳顿的《猎人之夜》(1955)与威尔斯的《历劫佳人》(1958)等,而鲍威尔也在1960年拍摄了类似《精神病患者》的邪典经典《狂》(1960)。

  之后的60年代的惊悚片,如汤普森的《恐怖角》、特伦斯·杨的《盲女惊魂记》(1967)等都受到希区柯克的影响。罗曼·波兰斯基是继希区柯克后60年代的最为重要的惊悚片导演,拍摄了如《水中刀》(1962)、《冷血惊魂》(1965)、《荒岛惊魂》(1966)以及《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

  70年代希区柯克把暴力带进了惊悚片中,如《狂凶记》(1972)。帕尔玛与柯能堡凭借着各自独特的风格而成为70年始最重要的惊悚片导演,前者如《姐妹情深》(1973)、《魔女嘉莉》(1976)、《剃刀边缘》(1980)、《凶线)等,后者如《毛骨悚然》(1975)、《狂犬病》(1977)、《灵婴》(1979)等;其他的如克里特的作《迷雾追魂》(1971)、保曼的《激流四勇士》(1972)、科波拉的《对话》、帕库拉的《视差》(1974)、海姆斯的《摩羯星一号》(1977)等都开拓了惊悚片的题材结合能力。

  90年代之后,如《危情十日》(1990)、《沉默的羔羊》(1991)、《》(1995)、《伊甸湖》(2008)等。

  在电影方面,整合类左派与古典叙事电影且在商业上取得最大成功的类型是“惊悚片”。这类情节往往建立在对一个真实官方丑闻的调查之上,这个丑闻在片中或被冠以真名,或仅作微微掩饰,为观众提供了类似于侦探片的兴奋刺激,以及功过所带来的的震惊。

  在小说的源流上,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大仲马的作品,特别是《三个火》(1844),以及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特工》(1907)。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惊悚小说则要等到冷战时期,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文静的美国人》等、美国作家理查德·康登的《满洲候选人》(1959)、以及英国作家弗雷德里克·福赛斯的的《豺狼的日子》(1971)等;

  在比较早的我们可以在德国导演弗里茨·朗,特别之后的英国导演希区柯克的影片中找到雏形。如《玩家马布斯博士》(1922)、《大都会》(1927)与《间谍》(1938),特别是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1935)。特别的在60年代,一些美国导演也开始介入课题,最著名的是奥托·普雷明格的《华府千秋》(1962),以及更为明显的弗兰克海默的《满洲候选人》(1962)。

  但是在60年代,有两位最主要的惊悚片导演。一是可以说首开惊悚风气的意大利导演弗兰西斯科·罗西——龙头之死(1961),罗西之后在70年代前期将继续对这一类型进行探索——马蒂事件(1972)、教父之祖(1973)、死因可疑(1975)等。罗西的影片常常交叉剪辑着对过去已发生的关键事件的探究,同时使用纪录片的技巧。

  政惊片最著名的代表是希腊裔-法国籍导演科斯塔-加华斯,其以作《卧车上的谋杀案》(1966)作为一个惊悚片导演不如影坛,并以描述隐射希腊军事的一件谋杀案的《Z》(1969)成为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导演之一,《Z》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与剪辑奖,并获得了戛纳评审团奖。之后,加华斯继续以重述捷克清洗运动的《大冤狱》(1970)、攻击美国企图颠覆乌拉圭图帕马罗游击队的《围城》(1872),揭露二战期间法与德国同流合污事件的《庭》(1975)并获得了戛纳最佳导演奖,并最终以描述智利中一位美国作家的失踪的《大失踪》(1982)斩获了戛纳金棕榈奖。以及之后美国纳粹移民问题的《八音盒》(1989)。加华斯的影片一般都以一桩调查行动为载体,但是各个政派的批评者都纷纷挑剔指责影片过于复杂的情节以及概念化的英雄/恶棍任务特征。

  其他的惊悚片也有佼佼者并且,逐渐变成一种较为主流的电影类型,执政惊悚片一直发展到现在,如波拉克的马丁·里特的《柏林影谍》(1965)、金尼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科波拉的《对线)、《秃鹰七十二小时》(1975)、斯凡那的《巴西来的男孩》(1978)、詹姆斯·布里奇斯的《中国综合症》(1979)、斯通的《萨尔瓦多》(1986)、艾伦·帕克的《密西西比在燃烧》(1988)、约翰·杜根的《罗梅罗》(1989)、斯通的《刺杀肯尼迪》(1991)、哈诺德·贝克的《市政大厅》(1996)、《V字仇杀队》(2005)、多纳斯马的《风暴》(2006)、波兰斯基的《影子写手》(2010)等。

  间谍片一般具有明显的惊悚与动作的风格。德国导演弗里茨·郎可以说是间谍电影的先驱,如《马布斯博士》与《间谍》。而60年代之前,最主要的间谍片导演则是希区柯克,包括其在英国拍过的电影,如《擒凶记》(1934、1956)、《三十九级台阶》(1935)、《间谍》(1936)、《美人计》(1946)以及《西北偏北》(1960)。

  60年代是间谍片的黄金时期,如1962年的《满洲候选人》、1963年的《大奖》与《谜中谜》、1965年的《柏林谍影》、1966年的《伦敦间谍战》与《冲破铁幕》、1969年的《谍魂》等,而最重要的便是007系列电影随着《诺博士》(1962)而至今长盛不衰。

  90年代之后,出现一些列间谍片,如“杰克·莱恩”系列(1990-)、“碟中谍“系列(1996- )、“非常小特务”系列(2000-)、以及现代最为出色的间谍片——“杰森·伯恩”系列(2002- )等。,其他一些著名的间谍片如《美国人》、《特工绍特》、《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以及《逃离德黑兰》等。

  又称“牛仔片”,在其发展的早期是美国好莱坞特有的电影类型,主要以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为背景,表现拓荒者的生活、势力斗争、西部犯罪、种族冲突等主题,其正面人物在三四十年代逐渐成为一种类型化的亦正亦邪的英雄形象,而战后的一些西部片则纷纷对这种形象进行解构,引入更加复杂的西部形象与题材。西部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鲍特的《火车大劫案》,20年代西部片开始大量出现在好莱坞,多为低成本制作,主要的导演是约翰·福特,明星则是哈特、汤姆·米克斯以及后来者约翰·韦恩。

  30年代末到战后15年期间可以称作西部片的黄金与经典时期,其类型与艺术性逐渐趋向于成熟,如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1939)、《侠骨柔情》(1946)、《搜索者》(1956)、《双虎屠龙》(1962)以及《西部开拓史》(1962);韦尔曼的《黄牛惨案》(1943)、霍华德·霍克斯的《红河》(1948)与《赤胆屠龙》(1959);安东尼·曼的《温彻斯特73年》(1950)、《西部人》(1958);金尼曼的《正午》(1952)、史蒂文斯的《原野奇侠》(1953)、巴德·伯彻蒂的《从阿拉莫来的男人》(1953)、《七寇俘尸记》(1956)与《西部警长》(1957);阿尔德里奇的《龙虎干戈》(1954)、德尔默·戴夫斯的《决斗尤玛镇》(1957);斯特奇斯的《岗山最后列车》(1959)与《豪勇七蛟龙》(1960)等。

  60年代之后,西部片进入了现代时期,即新西部片时期,即使是传统的西部片,其西部英雄的形象逐渐被解构,如佩金法的《午后枪声》(1962)、马丁·里特的《原野铁汉》、奥特曼的《花村》。饿60年代之后也出现了西部片的诸多新的类型,如酸性西部片、通心粉西部片、太空西部片等;酸性西部片如最典型的代表是蒙特·赫尔曼1966年的《射击》与《旋风骑士》两部影片;

  通心粉西部片。塞吉奥·莱昂内在1964-1966年连续三年拍摄了三部意大利式的西部片——《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成了通心粉西部片的原型之作,均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并有著名电影作曲者恩尼奥·莫里康内操刀配乐,常用一段突如其来的来取代一段对白,从而帮助影片强化了主题。“镖客”三部曲的巨大成功推动了通心粉西部片的制作,并且使三位主创扬名世界;

  另外一名制作通通心粉西部片的著名导演是塞吉奥·考布西,其在1964年曾经推出一部经典的西部片著名恐怖片导演安东尼奥·马格赫特推出了经典的恐怖片《血魔传奇》——后者在之后又推出了《死神的长发》(1964)——之后,便转向了西部片的制作,主要的作品有《姜戈》(1966)、《印第安人乔》(1966)以及由金斯基主演的反英雄西部片《伟大的寂静》(1968),前者在2012年被昆汀·塔伦蒂诺的《被解救的姜戈》所致敬;

  歌舞片是随着电影声音的引入而快速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最早期的歌舞片类型之一是“轻松歌舞片”(revue musicals),只是简单地把歌舞段落串在一起,这种亚类型很快便衰落了,另外几种重要的歌舞片类型则仍然表现突出,如以早期的《百老汇旋律》为代表的“后台歌舞片”,以片中人物的编排表演作为歌舞段落的动机;和以《璇宫艳史》与《红楼艳史》为代表的“轻歌剧歌舞片”,以及“整合式歌舞片”,片中的歌唱和舞蹈都发生在普通场景中。

  在三十年代中期前后,最流行和著名的当属华纳公司出品的,由巴斯比·伯克利负责编舞的一系列影片,擅长精心设计的舞蹈段落,以及充分利用吊臂俯瞰垂直拍摄而成的美轮美奂又形式抽象化的平面动态构图。主要的影片有:《第四十二街》、《淘金者1933》。这些影片中,最主要的银幕搭档要数阿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裘·罗杰斯。除了与伯克利搭档阿斯泰尔-罗杰斯还主演了一些由赫米斯·潘编舞的歌舞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史蒂文斯导演的《摇摆乐时代》(1936)。这一时期米高梅也制作了很多歌舞片,其中最著名的是朱迪·加兰主演的特艺彩色奇幻片《绿野仙踪》(1939)。

  导演文森特·明奈利和米高梅制片人阿瑟·弗里德是好莱坞战后最重要的歌舞片制作者,如《火树银花》、《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篷车队》、《蓬岛仙舞》、《金粉世界》等,其他的著名歌舞片如《复活节》、《雨中曲》等也出自弗里德之手。而这个时候主要的歌舞片演员则是朱迪·加兰与吉恩·凯利等。50年代其他的,如金尼曼的西部歌舞片《俄克拉荷马》。

  7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口味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但好莱坞经典歌舞片被视为一种过时的东西是在所难免,杰威森的《万世巨星》(1973)显示了宗教题材与歌舞片的结合。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的歌舞片形式逐渐被抛弃,制片人更愿意利用流行音乐来制作音乐歌舞片,还能获得原声带的收益,如《洛基恐怖秀》(1975)。逐渐一种关于在叙事结构上交织了传统剧情与编舞的关于舞台表演的歌舞片开始逐渐发行,这种音乐歌舞片类型的最重要的导演是鲍勃·福斯,拍摄了《歌厅》(1972)、《爵士春秋》(1979),斯科塞斯也拍摄了同类型的《纽约,纽约》(1977)。此外一些歌舞片喜剧也开始得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如罗素的《李斯特狂》(1975)和帕克的《毕格西马龙》(1976)。但是这个时期的歌舞片既是类型丰富,但是在名利上仍然不及往日的成功。

  80年代的歌舞片如《福禄双霸天》、《雌雄莫辨》、《人生七部曲》、《浑身是劲》、《歌舞线年代末期,迪斯尼把歌舞类型引入动画电影,使得歌舞片获得了重生,从1989年的《小美人鱼》(1989)开始,迪斯尼继续制作了如《阿拉丁》(1992)、《风中奇缘》与《钟楼怪人》(1996)等;试金石影业制作了《圣诞惊魂夜》(1993),福克斯制作了《安娜斯塔西娅》(1997),梦工厂制作了《埃及王子《(1998),派拉蒙制作了《南方公园》(1999)等。

  21世纪,歌舞片或音乐片通过引入在视觉、心理上与剧情上的“黑色”元素来获得了重生,如《红磨坊》(2001)、《芝加哥》(2002)、《歌剧魅影》(2004)、《梦女孩》(2006)、《理发师陶德》(2007)、《悲惨世界》(2012)等。

  由于经济大萧条导致了在电影业,社会问题成为了新的焦点,1930年代的许多影片都涉及这些问题,比如约翰·福特在30年代早期就经常拍摄一些社会问题片。比较著名的社会问题片有勒鲁瓦的《我是越狱犯》(1931)、韦尔曼的《路边的野孩子》(1933)、金·维多的《民以食为天》(1934)、弗里茨·朗的《狂怒》(1936)、以及福特的《愤怒的葡萄》(1940)等。

  美国参战之后,就业机会增多,经济繁荣,所以社会问题片也就有所减少。战后,这一类的作品也有所复苏,比如卡赞的《君子协定》(1947)、德米特里克的《交叉火网》(1947)等。

  环球公司的制片人罗斯·亨特专攻 “女人电影“,他更新这一类型所依靠的导演则是移民导演道格拉斯·薛克,其余摄影师拉塞尔·美蒂一道,使豪华的布景蒙上一层悲伤阴郁的低调照明,心理上性无能与备受情欲煎熬的女性在具有表现主义意味的色彩空间上演爱情戏剧,一些批评家认为,薛克的影片减弱了剧本中通俗心理学式的创伤以及轻巧的大团圆结局。

  其代表作如《地老天荒不老情》(1954)、《深锁春光一院愁》(1955)、《苦恋春风雨》(1956)、《春风秋雨 》(1959)等。

  公路电影在文学上可以追溯到旅行题材的文学,如《奥德赛》等。而公路电影的诞生则有赖于美国二战结束后汽车工业、青年反主流文化以及剥削电影类型的发展,如机车电影的影响。公路电影的先驱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乌默的《绕道》(1945)、英格曼的《野草莓》(1957)、或者最近的戈达尔1965年的《狂人皮埃罗》,但是公路电影的作为一种既定的类型,则是随着《邦尼与克莱德》(1967)和《逍遥骑士》(1969)这两部新好莱坞电影的相继出现而流行起来。

  七十年代是公路电影繁荣发展的时期,如1971年的《决斗》与《粉身碎骨》、1973年的《恶土》、1974-1976年文德斯的“公路三部曲”、1979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等;

  八十年代的公路片则有文德斯的《德州巴黎》、1986年的《搭车人》、《雨人》以及阿基的《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90年代以来有林奇的《我心狂野》、《末路狂花》、文德斯的《直到世界尽头》、克林特的《完美的世界》、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佩恩的《杯酒人生》与《内布拉斯加》、《阳光小美女》、张杨的《落叶归根》,以及改编电影《在路上》(2012)等等。

  灾难电影包括自然电影与人工事故,灾难电影在70年代由随着1970年的《国际机场》而迎来了其黄金时期,《波塞冬历险》、《大地震》、《火烧摩天楼》、《黑色星期天》等,但是灾难电影在默片时期与经典好莱坞时期就已经存在,如柯蒂斯的《诺亚方舟》(1928)、《金刚》(1933)、《庞贝城的末日》(1935)、福特的《飓风》(1937)。50年代最著名的灾难电影是根据铁达尼号沉没事件改编的电影,如美国的《泰坦尼克》(1953)、英国的《难忘之夜》(1958)。其他如韦尔曼的《情天未了缘》。但是在70年代末,灾难电影也随着一些低质量的影片而逐渐熄灭,如《杀人蜂》等,并大概随着1980年的《空前绝后》及其在1982年的续集而衰告一段落。

  1997年,卡梅隆空前成功的奥斯卡现象级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发行与获奖代表着在现代电影中灾难片的复兴。而现代影片则由于世纪末的到来,迎来了末日电影的爆发,如《独立日》、《世界末日》、《后天》、《世界末日》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幻灭感,使得和平主义一致支配着1930年代的战争电影。如迈尔斯通的《西线)就是最为坚决的和平主义电影之一。

  华纳公司拍摄了两个版本的《黎明侦察》(1930霍克斯、1938古尔丁)。战时,战争片苗头大起,如霍克斯的《空军》(1943)、沃什尔的《缅甸》(1945)以及福特的《菲律宾浴血战》。

  一战电影。如卓别林的《从军记》(1918)、冈斯的《我控诉》(1919)、英格拉姆的《天启四骑士》(1921)、金·维多的《战地之花》(1925)、斯蒂勒的《帝国饭店》(1927)、韦尔曼的《翼》(1927)、约翰·福特的《一门四子》(1928)、迈尔斯通的《西线);霍克斯的《黎明侦查》(1930)、休斯的《地狱天使》(1930)、帕布斯特的《西线)、鲍沙其的《告别武器》(1932)以及著名的雷诺阿的《大幻影》(1937)等。

  韩战电影。塞缪尔·富勒在1951年的《钢盔》是第一部韩战电影,之后富勒有拍摄了《坚韧的刺刀》(1951)。之后,著名的韩战电影有美国发行的如:布鲁克斯的《战地天使》(1953)、亨利·金的《生死恋》(1955)、罗布森的《独孤里桥之役》(1956)、安东尼·曼的《战争中的男人》(1957)、迈尔斯通的《猪排山》(1959)、奥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1970)、萨金特的《麦克阿瑟传》(1977)等; 中国的有《上甘岭》(1956)、《奇袭》(1960)、《英雄儿女》(1964)、《云水谣》(2006)等; 韩国必然是拍摄越战电影最主要的国家,如李康天的《稗牙谷》(1955)、金基悳的《五人海兵》(1960)、李晚熙的《一去不回的海兵》(1963)、郑智泳的《南部军》(1990)、林权泽的《太白山脉》(19904)、金基德的《海岸线)、张勋的《高地战》(2011等。)

  越战电影。早期的如富勒的《关山劫》(1957)和曼凯维奇的《安静的美国人》(1958)等。70年代末期之后,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越战电影,如阿什贝的《荣归》(1978)、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福尔曼的《越战毛发》(1979)、奥特曼的《北极光》(1983)、斯通“越战三部曲”、《野战排》(1986)/ 《生于七月四日》(1989)/《天与地》(1993)、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1987)、莱文森的《早安越南》(1988)、帕尔玛的《越战创伤》(1989)、赫尔佐格的《重见天日》(2006)等。

  反战电影。反战电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格里菲斯1915年的《党同伐异》,或者因斯的《文明》(1916)。之后关于一战、二战、韩战、越战等的反战电影主要有:冈斯的《我控诉》、《西线无战事》、《大幻影》、《乱世佳人》、《大者》、《桂河大桥》、《光荣之日》、《桥》、《广岛之恋》、《奇爱博士》、《陆军野战医院》、《现代启示录》、斯通的“越战三部曲”、《全金属外壳》、《巴顿将军》、《细细的红线》、《卢旺达饭店》、《战争之王》、《父辈的旗帜》与《硫磺岛来信》、《美国狙击手》等。

  伊战电影。《夺金三王》、《节选修订》、《拆弹部队》、《谎言之躯》、《护送钱斯》、《信使》、《绿区》、《美国狙击手》等。

  戏曲片是中国影片类型,是中国最悠久的一种影片样式。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1905)便是一部戏曲电影,而丰泰照相馆继续于1906-1908年间拍摄了京剧如《青石山》、《金钱豹》等剧片段。1920年,商务印书馆拍摄了完整的由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并运用了一些特技,突破了早期戏曲片纯粹的记录功能。

  1930年代之后,我国戏曲片进入了大型舞台艺术片阶段。第一部有声舞台艺术片是“古代有声影业公司”委托“天一”拍摄的《四郎探母》(1933)。1937年,联华拍摄了周信芳的《斩经堂》,由费穆导演,而费穆继续在1941年为“民华”拍摄了《古中国之歌》。

  在孤岛上海,“新华”出品了言慧珠的《三娘教子》(1940)与刘宝全的《宁武关》(1941)。抗战结束后,费穆为“文华”拍摄了梅兰芳的《生死恨》(1948),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之后费穆又为“华艺”拍摄了戏曲短片《小放牛》。所以由于费穆的努力,到40年代我国的戏曲片已经初具规模。之后又有如第一部越剧艺术片《祥林嫂》(1948)、《越剧精华》(1949)等。

  建国后,桑弧执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问世,是建国后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并获得国际奖项。1955年,石挥执导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在与海外掀起了一股“黄梅戏旋风”。之后又有如《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刘巧儿》、《搜书院》、《三毛学生意》、《红楼梦》以及《野猪林》等一批优秀的戏曲片问世,使得戏曲片成为十七年最具光彩的影片类型之一。

  期间,一批称之为“样板戏”的戏曲舞台艺术片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等相继映出,虽然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是却被利用与文艺控制。而同时,的歌仔戏,香港的粤剧艺术片,以及由邵氏公司掀起的黄梅戏热潮则代表着华语戏曲片的最高成就,如1976年,为了保存戏曲艺术遗产,北影、上影等录制了52不传统戏曲剧目。

  中国影片类型。凡是为了培育儿童身心健康,满足儿童精神需求,适合于儿童欣赏特点和理解力的电影,包括故事片、美术片、科幻片等不同片种中所创作服务于儿童群体的电影,统称为“儿童电影”。其中那些反映儿童生活,以满足于儿童兴趣爱好而创作的故事片又叫做“儿童片”,并按照年龄结构划分为低幼片、儿童片和少年片。我国儿童片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20年代就有《顽童》(1922)、《小朋友》、《小公子》、《小剑客》《战地小同胞》等。三四十年代又拍摄了优秀的儿童片如《儿童之光》、《迷途的羔羊》、《联华交响曲·小五义》、《三毛流浪记》、《表》等。新中国成立后,儿童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如《为孩子们祝福》、《祖国的花朵》、《鸡毛信》、《罗小林的决心》、《哥哥和妹妹》、《两个小足球队》、《阿福寻宝记》、《红孩子》、《兰兰和冬冬》、《风筝》、《小兵张嘎》、《小铃铛》等。期间又出现了如《闪闪的红星》、《烽火少年》等。

  新时期我国儿童片进入繁荣,年产量逐步达12部,1981年文化部还成立了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于蓝任厂长,到1990年的十年间共拍摄了43部影片,其中在全国和国际上获奖的有21部。1987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儿童影视中心的会员,并于1989年在我国举行年会,又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儿童电影节”。这时期儿童片创作了如《啊,摇篮》、《豆蔻年华》、《大气层消失》、《天堂回信》等优秀影片。

  是以一种中国大西北的元素与地点(西部景观、历史等人文因素)为背景的的中国类型片,较为早期的例子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7)。狭义上的“中国西部片”是作为一种口号,由钟惦棐在1984年想西安电影制片厂提出的倡议,即《陕西日报》上刊登的文章《要打出自己的牌:钟惦棐在西影谈西部片》一文,提倡“立足于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1984年,吴天明的《人生》和陈凯歌的《黄土地》问世。其后中国西部片迅速发展,如颜学恕的《野山》(1985)、吴天明的《老井》(1987)、滕文骥的《黄河谣》(1989)、何平的《双旗镇刀客》(1991)。虽然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中国西部片在1987年后逐渐沉寂,但还是继续拍摄出了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1992)、韦家辉的《和平饭店》(1995)、芦苇的《西夏路遥遥》(1997)等,以及最近的《决战刹马镇》(2010)与宁浩的《无人区》等不同类型的西部片。

  是我国电影类型中随“武术片”和“功夫片”的统称。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的上海,一些制片商和制片公司就开始拍摄武侠影片,在新中国的电影发展中,武打片的创作长期无人问津。而在同一时期的香港,却拍摄出如《路客与刀客》、《精武门》、《醉拳》等质量上乘的功夫片,涌现了像李小龙、成龙等世界级武打片明星。新时期我国在1980年由张华勋执导、北影出品的《神秘的大佛》,打破了武打片的禁区。以后,又有如《武林志》、《武当》、《少林寺》等武打片问世,结合了中华武术传统和高尚思想内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