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生活  车市

如何应对抗“疫”黎明之前的恐慌?

原标题:如何应对抗“疫”黎明之前的恐慌?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刚过年就碰上疫情爆发,春节本应欢乐喜庆的气氛被对疫情的恐慌冲淡。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恐慌是有来源的,节节攀升的确诊人数、陆续点红的疫情地图、逐渐脱销的口罩以及层出不穷的网上谣言都让人闻之色变。我们都是凡人,对于未知且有害的新病毒感到害怕再正常不过,但正确应对恐慌、保持冷静、积极配合政府防控行动才是科学应对疫情的有效方式。正确应对恐慌首先要审视恐慌的根源,也就是说要了解分析让你害怕的东西。那么针对讨论度较高的让人恐慌的问题我们来一一分析。

网上有类似“新型肺炎可以通过眼神对视传播”、“要拒收武汉来的快件”、“病毒可通过手机或电梯按键传播”及“新型肺炎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样的谣言出现,但也已经有相关的辟谣出现。总的来说,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呼出的气体近距离被吸入或呼出的飞沫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被吸入),也可经过接触(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传播。飞沫传播在1-2米之间,1米以外相对安全,2米开外就很安全了,病毒暴露在空气中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但存活不代表能够传染。因此眼神对视传播不可能,通过快递、手机电梯按键传播的可能性很小,只需注意接触快递、电梯按键等后勤洗手,与人交流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关于预防

正是由于害怕得病,或者害怕亲人朋友感染,我们往往会抓住任何可能的救命稻草,所以口罩、消毒水等供不应求,同时还有关于熏艾、熏醋、喝茶、吃姜片甚至抽烟喝酒、童子尿可预防病毒感染的谣言出现,但很显然这些都没有预防作用,目前唯一被证明有效的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是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尽量不外出与走亲访友,若必须外出则要戴口罩并注意与人交流的距离。近期还有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出现,双黄连口服液乃至兽用双黄连口服液都在报道出现后被秒抢,但目前该言论仅有体外细胞实验作为证据支持,且报道的是抑制病毒感染而非预防病毒感染,所以不建议大家去药店购买囤积,防止因买药造成人员聚集后的病毒感染。如何预防病毒感染我们应该首先相信央视、人民日报、卫健委官方等发声,对于谣言或者小道消息我们应该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拿捏不准的信息我们可以先观望,不要盲目跟风。

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

冬季正是流感、普通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而新型肺炎的部分症状与普通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我们一定会害怕自己得了新型肺炎,但此时立马去医院的发热门诊却不是一个最佳选择,极大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却悲痛在发热门诊的新型肺炎患者传染上。新型肺炎以发烧、乏力及干咳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及腹泻,重型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已经有多个医院设立线上免费健康咨询,我们可以在线登记自己的信息,包括发病的症状详情、可疑的接触史等,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根据提供的信息给我们最快捷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和问题解答,避免到医院造成交叉感染。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后,不必惊慌,居家自行隔离,并告知与自己亲密接触者自行隔离并严密观察,通过疫情定点医院的线上咨询服务了解下一步该做什么。万一确诊是新型肺炎也不要过度害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后治疗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到医院后会得到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截至2020年2月1日17时10分已有251人治愈出院。多位治愈患者自述,得病后首先自己不要怕,最重要做好防护,一旦确诊,不要害怕被隔离,保持好的心态,相信医护人员,一定会有好结果。

得了新型肺炎会死吗?

很多人会问“得了新型肺炎会死吗?经过治疗后会残疾或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吗”,这也是大家恐慌的根源之一。

第一,得了新型肺炎有可能会死,但是病情严重者及死亡者多为老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新型肺炎的本质是病毒性肺炎,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普通感冒或是普通的肺炎也是有可能死人的,只是新型肺炎患者死亡时间比较集中带给我们的冲击比较大,但就像其他非传染性疾病一样可致死,但致死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第二,新型肺炎的治疗会致残吗?这一言论的来源是2003年治疗SARS时大剂量使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但由于有了前车之鉴,此次新型肺炎患者很少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所以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出现的机率极低。

西安交大二附院提醒广大民众:春节休假其实是防控疫情的大好时机,只要大家都听从号召,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居家14天,不走亲访友,尽量不外出,外出戴口罩并且注意与人交流的距离,那么疫情防控工作将会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得到较大推进。对于网上出现的各种疫情信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不盲目跟风。在家呆着就是在为防控疫情做贡献,如果觉得情绪受到影响多与同学、朋友网上交流,家里打扫打扫卫生,利用难得的假期陪陪家人,适当娱乐也是可以的;必要的工作也可以远程在线完成。谨慎应对疫情是必须的,但过度恐慌则没有必要,希望大家都能摆正心态,以积极健康的状态迎接抗“疫”黎明的到来。(西安交大二附院供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