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杂谈

重走自贡川盐古道 石板串起千年繁华自贡西秦杂谈

重走自贡川盐古道 石板串起千年繁华自贡西秦杂谈仙市古镇码头旁边的一条古盐道,至今仍在使用…

原标题:重走自贡川盐古道 石板串起千年繁华自贡西秦杂谈

仙市古镇码头旁边的一条古盐道,至今仍在使用。

    牛佛古镇保留的石板,只是盐运古道很短的一部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盐史专家程龙刚说:“自贡井盐发端于东汉时期,晋代初具规模,宋代闻名于世,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步入鼎盛,抗战时期辉煌。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自贡生产的食盐达190多万吨,供给华中、西北和西南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食用。”

    专家认为,川盐古道上的文化遗产数量之多、类型之全、体量之大、装饰之精美,已初步具备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潜力。

   盐,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上,自贡为四川及周边各省百姓源源不断地提供这种生活必需品,也走出一条四通八达的川盐古道。

    川盐入鄂、湘必经重庆长江南岸的西沱古镇,当年盐运的云梯街长达5华里,从江边层层递升。据说,如今的云梯街,也就是当年那些客栈老板们为了招揽生意,沿着盐一修建的。而云南盐津县,不少人的口音与自贡相似留下了盐道文化迁移的“盐证”。

    2014年4月至9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及来自全国考古、建筑、交通、盐史等领域的专家,从自贡出发,重走川盐古道。拂去历史尘埃,盐上的古盐道、古建筑、古城镇、水运系统遗址等文化遗产一一浮现,令人惊叹。

    盐史馆研究人员今年4月开始对古道的寻访。在程龙刚看来,盐运古道部分被公覆盖,但径依然清晰。这些盐运古道,几乎清一色石板铺就。四川叙永和贵州交界的雪山关,是由川入黔的必经之。在这里现存的几公里古道上,深深的马蹄印、打杵印,非常多。程龙刚说,“当年,曾在雪山关设卡征收盐税和土特产税。”人背马驮的运盐队伍,到此必须停留。盐负在背,背夫不能卸下休息,只能用打杵(即拐扒子)拄地站立。日复一日,便在坚硬的石头上生生戳出了石窝。

    岁月流转。历经千年风雨,当年繁华的古道,如今安在?

    a5条古道“风韵犹存”

    川盐古道,主要指从自贡出发,连接川黔、川渝、川鄂、川湘以及川滇的5条道。古道芳华,即使成百上千年后也依稀可辨当日风采。

    更多的盐道,散落在荒郊野外和崇山峻岭,废弃之后,杂草丛生。为了辨别一条普通的石板是否为古盐道,研究人员采用了严谨的田野调查方法。川盐入黔古盐道上,连接四川古蔺和贵州清池古镇的“老大”完全被荒草覆盖,在当地文管部门的带领下,研究人员扒开杂草,居然一口气找到8座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修石碑。这些石碑记载了当年此如何艰险、过往商旅最终集资修后盐道的繁荣景象。

自贡市西秦会馆。

    9月5日,22名专家出现在自贡牛佛古镇码头。一条两三米宽的青石板,串起码头和老街。石板光滑,中间磨出坑坑洼洼,这些坑洼,便是川盐古道上,运盐马帮、牛队和转盐工人日复一日踩出来的印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