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新闻

揭秘:谁在西安事变后“坑”垮了东北军?

揭秘:谁在西安事变后“坑”垮了东北军?  红军积极主张联合抗日,不愿参加对蒋作战…

原标题:揭秘:谁在西安事变后“坑”垮了东北军?

  红军积极主张联合抗日,不愿参加对蒋作战。东北军高级将领和杨虎城对战与和摇摆不定。而东北军中下层军官强烈要求张学良回陕,否则,与中央军作战。

  代表关军不愿参加作战的,迅速在西安军官内部传开,一时间东北军、十七军的军官中间,都出现了关于“红军朋友”的不满言论。1937年1月30日中午时分,又有几批军官前往等代表驻地表示强烈。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等人的担心。估计东北军高层将领至今态度不够明朗,而无论东北军,还是十七军,部队很大程度上都控制在这些中下级军官的手中,三位一体(红军、东北军、十七军)的统一战线最巩固的部分原来也是建立在与这些中下级军官的联系之上,失去他们的同情与支持,三位一体将很难保持与巩固;而没有这些军官的赞同,东北军和十七军与南京商定的撤兵方案也难以实行。

  鉴于此,等劝说中央与东北军及十七军同进退,以保持团结。中央表示同意。

  1月31日,东北军将领、甘肃于学忠从飞到西安,并与杨虎城及东北军将领先后会面。于学忠本非东北军出身,事变后依据南京任命又负有指挥东北军和调处西北问题的全权,前此只因“眷属不离兰(州),终不免有所”,不能大胆行使职权。这时,其眷属已撤离,主和意志自然更加明朗坚定。加上此时杨虎城思想已通,对作战主张再不提起,多数东北军高级军官也因于学忠态度坚定而纷纷。另外,据密报,东北军有4个师级指挥官已经秘密与南京方面联络,准备脱离西安。这使得西安整个上层更加软化,决定迅速与南京达成条件。据杨虎城事后告诉,于学忠不仅主张,而且对西安颇多疑惧,如于学忠也转而投靠中央,那就连甘肃也没有了。现在只有一事尚在,就是要张学良回来一次,至于其他已无从提起了。在当天夜里召开的三方会议上,说明了中央关于准备与友军同进退的决定。据周向报告说:“我方同进退的主张相当地影响了张、杨两部,(均)坚(决)主战。”然而在高层将领中只有王以哲态度摇摆,讨论竟夜,时间长达6个小时,最终会议仍决定主和。这种情况不能不使东北军少壮派备受刺激。

  2月1日,根据西安方面高层决定,西安方面派李志刚前往潼关谈判,方面亦派李克农前往接洽。几人尚未动身即被军官指挥的部队拦截在城门内,不让出城。东北军团一部甚至包围了于学忠的住地,要于学忠放弃成命,放弃头天晚上的决定。后因何柱国大怒,痛加,以执行军纪相,后者才撤去。但这件事已经预示着不祥的苗头。

  面对东北军上层将领的决定,激进的抗日同志会的主要苗剑秋、孙铭九、应德田等人终于按捺不住,决心公开了。

  2月2日,苗剑秋、孙铭九、应德田等以抗日同志会名义召开会议,一致决定发动,除去东北军上层的派,彻底东北军领导核心,改变一切决定。事变从上午开始发生至中午尚未结束。中午1时致电等,通报了这一情况。电报称:“东北军本日发生内变,将主和首领枪决(王已死,何在追案中)。”事实上,首先被杀的67军军长王以哲这时并不是最的主和首领,甚至在传达中央30日晚关军将与友军同进退决定的时候,王甚至还曾一度赞成过的主张。但同志会这时几乎把所有赞同的东北军将领都视为他们的障碍,孙铭九等人指挥的团等一度在西安城内四处搜寻追杀东北军的所谓派,不仅王以哲首先,就连对军政决策并不起重要作用的原西北剿总参谋处长徐方、交通处长蒋斌和副处长宋学礼等亦相继被杀。相反因有同情者暗通消息,何柱国等最主要的主和首领躲入杨虎城的公寓,幸免于难。

  “二二”事件只持续了一天左右的时间。至3日凌晨,事变仍在继续中,但前线部队已经撤了下来,且西安的这些年轻军官根本难以取得指挥权,者除了得到十七军部分旅团长和西安城内左倾力量的同情外,在整个东北军内部明显地处于孤立地位,因而迅速陷入进退两难的严重困境。事至于此,不得不出面,一方面找到军官,“杀王之错误”,一方面又打电话给杨虎城、于学忠,劝说杨、于两人共同出面主持局面。

  3日上午,苗、孙、应等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达不到控制东北军的目的,并且此一行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他们不得不找到代表的驻地,表示“”,请求等协助平息此事。考虑到人员中刘鼎等人与应德田、孙铭九等长期以来关系密切,必会因此而受到,周当即着刘鼎带苗剑秋等人乘车秘密出城远避三原红军驻地。周同时云阳的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刘鼎带来之人务要秘密,目前不可与任何外人见面,此事关系重大,千万注意。

  但是,“二二”事件毕竟具有极大的性,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远远超出了这时所能想象的程度。所谓部队掌握在少壮派手中的估计全然错误。

  2月3日,驻蒲城的东北军骑10师首先,将杨虎城在蒲城的民团全部缴械。几乎与此同时,驻周至、眉县的东北军106师也宣布效命南京,脱离西安。紧接着,过去深为张学良所信任的东北军105师刘多荃部也转而与潼关中央军接头,和枪杀曾经积极协助张学良联共的高福源等少壮军官,反过来向西安方面警戒。东北军由此迅速分化,西北三位一体已难以维持。

  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不让等领导人深感意外。非常,几次致电等,主张:杀王首犯必须枪决,无论是是均应如此,否则无从弥缝东北军之。即是我们也不能。

  很快告知等说:“二二”事件后,少壮派已经溃乱,枪杀王以哲的连连长于文俊被,高福源被枪决,4个团长被扣,一个营跑走,政训处跑散,张学良公馆机要人员也跑光,机要文件被,在影响下的团及抗先队已远避邠州,留在部队的抗日同志会会员大起恐慌。目前东北军已危若累卵,很可能被蒋调离西北,甚至分化。在这种情况下再打击,只能长气焰,便利南京各个与分别指挥。

  这时对东北军的情况无疑比看得更清楚。中央自然迅速地接受了他的。

  既然“二二”事件已经极大地分化了东北军,迅速利用这一时机将除了中央军以外的中国这个最大的军事集团消融于无形,就成了南京方面的必然选择。仅仅几天之后,蒋介石就作出决定,所有宣布忠于中央的东北军部队仍留原防不动,其余东北军则被东调豫皖,接受整编。而东北军中主要将领除投靠南京者外,同样也因“二二”事件而深受刺激,迅速失去对的信任。孙铭九等4人由刘鼎带往红军驻地避祸的情况也很快为东北军高级将领所知,以致一些将领竟怀疑此4人所为曾受,更有个别将领仍属刺杀目标。所有这些情况都弄得东北军上层惶惶,大都担心“在西北将不可避免地与红军纠纷不了”,急于迅速离开此一贫瘠的之地。要求张学良回陕之类的要求,自然变得可有可无了。

  “二二”事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杨虎城和他的十七军。因“二二”事件前及“二二”事件中杨虎城曾经有所摇摆,东北军将领这时对杨“甚误会”,并怀疑杨曾对东北军将领不利。虽经反复劝说,仍难释其嫌。杨虎城亦因中央军将到,确信十七军必受,自己的驻地又与东北军犬牙交错,双方又缺乏信任,难免没有冲突发生,以致杨的态度明显地变得更加消沉。他明确告诉:十七军以后必难,一部分多半只有交给红军才有出,自己则只好离开部队,当然,杨虎城明确表示不论他今后行止如何,必将与做朋友。

  2月8日,中央军开入西安。次日,顾祝同率西安行营人员正式进驻西安。随后,红军与东北军、十七军三方分别开始与顾祝同谈判。“三位一体”事实上已趋于。至3月初,东北军正式开始东调。不久,十七军总指挥部被撤销,杨虎城出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