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资讯  信息

【网络述年】西安网评:别让春运人潮淹没感恩情怀

原标题:【网络述年】西安网评:别让春运人潮淹没感恩情怀


        别让春运人潮淹没感恩情怀

  人们对于春运的印象无过于是拥挤的人潮、难买的车票以及嘈杂的候车环境。可是我们却忘了,被人潮淹没的我们踏上的是回家的路,而被声音淹没的他们却未曾回家。

  近日在微博上看见了央视新闻#2019正能量天团#系列人物盘点,里面有一对是去年春运相约在零点37分的“铁路情侣”,记得当时这对情侣在网络上一度掀起了热潮,触发了很多人的泪点,也唤起了很多相仿的记忆。“相聚很短列车很长,爱在交汇时发出光亮”是央视给予的官方评价。

  “相聚很短”这四个字让我不禁扫码再次重温了他们在站台上相遇的时刻。评论中的网友们纷纷说:“我不下了”,是他们这一年听到最美的情话。

  情话前是相聚,情话后是值守。两人虽是荧幕前的“神仙情侣”,可却是荧幕后的“铁路工作者”,更是无数春运奉献者中的“沧海一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相聚很短,是与爱人在列车交汇时重逢的“不舍”。不得聚首,是与家人在万家灯火中遥望的“苦涩”。

  回家的路上,你有注意过淹没在人潮中的他们吗?更多时候,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只在于自己。遇到问题,我们急切、焦躁、搓手顿足,有些人无理、纠缠、拳脚相加,甚至连“车闹”“霸座”等“奇葩”行为也已是我们在新闻头条上见怪不怪的“正常景象”。我们习惯于把工作当成职责,把付出当成义务。又何曾注意过身边的他们,又何时给这些“春运奉献者”道过一声感谢。在他们给我们指引方向的时候,在他们为我们送上一杯热水的时候,在我们接受他们无形之中帮助的时候。

  “春运”是中国人文发展的“放大镜”。放大是社会,缩小是人文。前者在“发展”,后者在“发扬”。前者得以“繁荣”,后者却仍在“成长”。春运虽只占用了全年时间的九分之一,却是反映“文明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版块。在春运的这场迁徙中,太多时候,淹没我们的不仅是人潮,更是被我们急切心情淹没的“感恩情怀”。

  郝康和雷杰这对“铁路情侣”,只是大多数聚少离多铁路工作者中的一部分。这条回家的道路上,有太多太多守护回家路的“奉献者”。我们不妨将目光挪向他们:安检进站时,为了确保旅客路途安全每天重复上万次相同动作的他们不曾回家;购买车票时,为了售出准确无误的车票每天重复上千甚至上万句话语的他们不曾回家;验票进站时,为了杜绝“黄牛党”浑水摸鱼每天抬头看人低头验票无数次的他们不曾回家;进站检票时,为了确保旅客登乘列车车次、日期无误握紧手中检票钳的他们不曾回家;登上列车时,为了旅客回家路温馨舒适提醒前方到站不停打扫卫生的他们不曾回家,还有窗下在冰天雪地里握紧管道的上水工,前方坐在司机室内全神贯注紧盯道路的司机,身旁来回巡逻解决人民需求的铁路民警……等等等等。同是回家路,异于别样心。

  郝康和雷杰式的“相聚太短”在春运到来前的再次爆发,一度让我思考,同是作为踏上回家路的我们,为服务我们回家路的他们做过些什么?我们有没有对他们道过一声最微不足道却最温暖人心的“感谢”?

  回家的道路太长,长的不是路途,不是显示在地图上的公里数,而是人们对家人想念的心。想家而得以回家体会到的是团聚的温暖,想家却选择让更多人回家体会的是奋斗的幸福。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家路同样也是奋斗路,回家心也是一颗“中国心”。文明中国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从2020年开始,从春运再次启程。

  路途再长,也别忘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路途再远,也别让人潮淹没感恩的心;路途再久,也别忘了一声“感谢”!(雷昕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