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魅力  美食

陕西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我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陕西境内山原起伏,地形复杂。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由北向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海拔1000-3000米。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

  全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陕北及渭北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铝土矿、水泥灰岩、粘土类及盐类矿产为主,其中陕北神府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田。关中以金、钼、建材矿产、地下热水和矿泉水为主。陕西秦岭巴山地区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

  截止2011年底,全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5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10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稀土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12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3种、建材及非金属矿产36种、水气矿产2种。已列入陕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89种,矿区1010处。

  全省已上表的89种矿产,潜在价值42.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盐、钛、钼、磷、水泥用灰岩等61种矿产的保有量位居全国前十位。

  2011年主要矿产保有储量:盐矿8857.40亿吨、煤1640.10亿吨、石油29844.34万吨(剩余技术开采,天然气同)、天然气5478.00亿立方米、金263.70金属吨、钼100.00金属万吨、铅锌494.90金属万吨、汞锑3.00金属万吨、水泥用石灰岩75.06矿石亿吨、玻璃用石英岩1.88矿石亿吨、铁7.64矿石亿吨。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平均年降水量702.1毫米,水资源总量416.49亿立方米。全省最大年水资源量可达847亿立方米,最小年只有168亿立方米,丰枯比在3.0以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时间分布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春夏两季旱情多发;地域分布上,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6.7%,水资源量占到全省总量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3.3%,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

  陕西野生陆生脊椎珍贵动物众多,现有野生动物604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均占全国的28.9%;两栖爬行类动物77种,占全国的13.0%。其中珍稀动物69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6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陕西生态条件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数据,陕西拥有122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4%;天然林面积549.4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有野生种子植物3300余种,约占全国的10%。珍稀植物30种,药用植物近800种。中华猕猴桃、沙棘、绞股蓝、富硒茶等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红枣、核桃、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浏览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

  陕西省不仅文物古迹荟萃,而且山川秀丽,景色壮观。境内有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秦川、婀娜清秀的陕南秦巴山地、充满传奇色彩的骊山风景区、六月积雪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等。

  2012年,陕西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家,中国旅游强县1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9个(由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评定);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4个(由国家旅游局和建设部评定);省级旅游示范县7家,省级旅游强县21家。旅游企业3000余家,其中旅游景区(点) 处,各类等级(A级)旅游景区点210 家,其中5A级景区5 家,4A级景区43家,3A级景区97家,2A级景区60家,1A级景区4家;旅游星级饭店377家,旅行社716家,旅行社分支机构239家,旅游汽车公司20多家,车辆1700余辆,旅游餐馆1000多家,其中陕菜品牌店68家,陕菜示范店10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单位63家,其中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2家;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95家,陕西特色旅游名镇56家,农家乐经营户17000余户。全省共有各类语种导游人员29313余人。

  陕西以西安为中心,营建以人文旅游资源为特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震撼力的六大品牌旅游景区,即以秦风、唐韵为主题形象的世界级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的临潼旅游景区;融红色旅游、祭拜朝祖、黄土风情、黄河风光、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北方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延安旅游景区;集山岳观光、宗教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天下第一险山”的华山旅游景区;以合十舍利塔建设为核心,逐步恢复盛唐风采,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佛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法门寺旅游景区;依托秦岭独特的气候、动植物、地质、水文、生态以及人文等资源,建设国家公园品牌的秦岭生态旅游景区;以司马迁祠墓、古城元明清建筑、黄河峡谷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古城旅游区。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古朴、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其中户县农民画、西府民间工艺(泥塑、彩绘、草编、木版、年画)、蒲城焰火、安塞腰鼓、陕北秧歌、民间剪纸等尤为突出,成为陕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

  陕西菜虽然没有名列全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但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名城,餐饮风格自成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陕西饮食,凭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挖掘继承历代宫廷美食之技艺,博采全国各地之精华,以品种繁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至今很多都保留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比如,关中石子馍就保留先民的石烹遗风;家喻户晓的臊子面在唐代叫作长命面,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最晚出现的柿子饼,算起来也有着400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以菜、点组宴,创制出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如仿唐宴、饺子宴、宫廷宴、蝎子宴、泡馍宴、长安八景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等等。以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凉皮、哨子面、锅盔等为代表的陕西风味小吃,闻名遐迩。

  2012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3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1%;旅游总收入1713.32亿元,增长29.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35.23万人次,增长23.9%;旅游外汇收入15.97亿美元,增长23.3%;接待国内游客2.29亿人次,增长26.5 %;国内旅游收入1609.52亿元,增长29.8%。

  2012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84.38万吨,比上年削减8.0%。氮氧化物排放量80.82万吨,削减2.9%。其中,机动车排放量17.73万吨,削减1.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3.63万吨,削减3.9%。其中,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3.3万吨,削减4.8%;农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9.66万吨,削减2.3%。氨氮排放量6.19万吨,削减2.4%。其中,工业和生活氨氮排放量4.56万吨,削减2.7%;农业氨氮排放量1.54万吨,削减1.4%。

  2012年,全省共有高等学校9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9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32.71万人,在校学生102.63万人;研究生招生3.13万人,在学研究生9.43万人;高等教育招生6.5万人,在校学生19.88万人。

  全省共有小学7994所,招生37.88万人,在校学生234.62万人;普通中学2295所,招生73.02万人,在校学生225.7万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分别为99.87%和99.74%。

  全省共有幼儿园5784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117.4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46所,在校残疾儿童6046人。

  全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3281项,其中,农、林、牧、渔业635项,采矿业95项,制造业454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8项,建筑业52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127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7项,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159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4项,教育65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781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29项,国际组织4项,其他91项。

  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7596项,合同成交总额334.82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8690项,成交金额176.53亿元;技术转让合同503项,成交金额24.31亿元;技术咨询合同1032项,成交金额10.05亿元;技术服务合同7371项,成交金额123.93亿元。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43608件,其中发明专利17043件,实用新型专利16392件,外观设计专利10173件;专利授权量总计14908件,其中授权发明4018件,实用新型9158件,外观设计1732件。

  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

  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41.54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5775.08亿元,增长15.9%;轻工业866.46亿元,增长21.2%。

  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47.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出口86.52亿美元,增长23%;进口61.47亿美元,下降19.3%。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82.87亿美元,下降9.3%;进料加工贸易42.36亿美元,增长6.7%。

  2012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44个,比上年增长4.4%;合同外资51.5亿美元,增长1倍;实际利用外资29.36亿美元(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部分),增长24.7%。

  2012年,工业八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50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能源化工工业4059.47亿元,增长12.7%;装备制造业807.31亿元,增长807.31 %;有色冶金工业620.11亿元,增长36.4 %;食品工业531.72亿元,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32.68亿元,增长31.6%;医药制造业122.04亿元,增长21.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1.92亿元,增长11.2%;纺织服装工业67.45亿元,增长27.9%。

  2012年,电信业务总量355.11亿元,增长11.3%。年末固定电线万门;移动电线万户。固定电线万户,其中,城市电线万户,农村电线万户。年末移动电线G移动电线万户。全省固定及移动电线万户。电线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数439.59万户。

  全省有郑西客专、陇海、侯西、南同蒲、宁西、宝中、宝成、西康、襄渝、阳安、包西、太中、太西、咸铜、梅七、下桑、西户、西安枢纽北环线条铁路营业线,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线路覆盖陕西全省,辐射甘肃、宁夏、内蒙、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8个省区市,是进出西北、西南地区的咽喉要道,在全国路网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枢纽地位突出。

  2012年,西安铁路局管内铁路正线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179.3公里。全年旅客发送量5837万人,货物发送量11784万吨,货物周转量 1947.3亿吨公里。

  2012年,全省公路线公里,公路密度78.5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公路旅客量10.5亿人,旅客周转量488.6亿人公里,货运量10.5亿吨,货物周转量1744.6亿吨公里。

  截止2012年底,全省民用运输机场共开通航线条,其中国内航线条,国际(地区)航线个,全年各机场完成运输起降21.7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464.0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07%、11.06%、1.92%。其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342万人次,在全国各大机场排名第8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