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践行国家战略高质量推动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20212022中国城市规划·长安

  12月10日-11日,2021/2022年城市规划·长安论坛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聚焦“西部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主题,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共商规划策略、共享先进经验、共谋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路径,为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建言献策。

  “2021/2022城市规划·长安论坛”于2022年12月10-11日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在线上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陕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空间规划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本次论坛聚焦“西部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主题,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共商规划策略、共享先进经验、共谋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路径,为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建言献策。

  开幕式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卢勇、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胡汉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朱晓渭分别致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雷振东教授、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琪分别主持了上半场的主旨报告。

  吕舟教授指出,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不但要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还应考虑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将现有资源整合,使其发挥出真正作用。站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富有挑战的。他以北京中轴线为例,详细介绍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工作,并主张文化保护传承要融入当代生活,文化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

  吕舟教授介绍了北京推出的十余条旧城历史文化探访线路,并强调北京中轴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北京中轴线以独具匠心的轴线选址,展现出了中国传统都城理想范式的规划格局。自建成至今,北京中轴线依旧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显示着中国传统规划理念持续的生命力。经历元、明、清及的发展,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更见证了中国社会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

  北京中轴线贯穿天坛、故宫、大运河之什刹海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有14处文化遗产点。现在要把这些遗产点串在一起,其核心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唤起人民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的过程,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创造当代幸福生活的过程。同时,他列举了许多通过数字媒体、冬奥会、书籍、图册、文创产品、竞赛、讲座等推广北京中轴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具体实践活动。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核心是促进人民对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保护传承,需要探索具体的保护、展示、传承、创新的方法。北京中轴线的保护过程不仅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一项实践,更是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

  赵中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原副总

  赵中枢副总提出面向“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新时代新要求,应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工作中,应明确保护的重点、严格拆除管理,推进活化利用、融入城乡建设,弘扬历史文化,展现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要集腋成裘,每件小事都要做好,集合起来形成我们的大国特色。

  报告针对西部历史城市保护传承,提出了三条路径。一是,坚持价值导向,充分彰显历史城镇的地域特色、民族特征。二是,严守保护底线,系统保护历史城镇的整体格局、特色风貌。三是,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有效利用实现永续传承、改善人居环境。

  以上述路径为核心,报告以拉萨、喀什为例,在构建度的拉萨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探索拉萨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方法、喀什古城整体格局、街巷肌理与传统风貌的整体性保护,改善拉萨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提升喀什人居环境和安全韧性等方面做了系统、精彩的分享。

  最后,赵总强调西安是丝路的起点,是西部名城龙头,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祝愿西部名城保护更上一层楼。

  胡敏处长以名城保护制度成立40周年为背景,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回顾了40年以来的历史名城保护成就,并分析总结新时代相关政策对名城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聚焦规划工作者的核心任务,最后展望了未来西部创新实践工作。

  胡敏处长指出,这四十年来,历史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保护制度日臻完善、保护理念与时俱进、保护力量不断创新、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保护经验日趋丰富的历史成就。立足新时代,要落实新时代新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认识到,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任务;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塑造城乡特色风貌的重要基础;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胡敏处长结合大量实践案例,进一步聚焦核心任务,提出要守好保护底线,做到系统完整保护;坚持以用促保,发挥遗产使用价值;完善制度机制,提升保护管理水平。针对西部实践工作的创新,胡敏处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要认识并适应西部地域环境特质,并给出破解西部实践的关键命题。

  最后,胡敏处长指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荣光,珍惜今天的宝藏,孕育未来的希望。过去40年形成的名城保护制度,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了大量珍贵的遗产,在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基因、塑造特色风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阶段需要新担当、新作为,时代呼唤我们以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年为新起点,以贯彻精神为新契机,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赋予新动力,谱写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的新篇章。

  董卫教授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提出创新名城保护体系的思路,并认为将现有“一城一地”式的名城格局升级为与城市群发展趋势相吻合的“多城组团”式的区域性“名城集群”“名城片区”格局,是现有名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全球城市化2050将重塑世界格局。中国城市化将以超大城市与城市群为中心,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化国家空间系统。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当以城市群为单位来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董卫教授提出以大河流域作为历史文化空间的机制,不同层级的名城历史文化空间相互关联、形成连接东西、呼应南北的大系统,建立能够深刻反应国家历史生成、演化、发展全过程的空间体系。

  董卫教授阐述了从亚洲历史看关中-中原历史文化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提出西安的东联西拓与郑州的西联东拓,可以形成一个经济能力更强、社会凝聚力更大、文化辐射更广的世界级“中华古都”城乡连绵区,将自然与文化资源融为一体。古代的大运河文化带、黄河文化带与近代的陇海线、当代“一带一路”叠加交织,形成东抵东海、西至中亚、关联一系列区域中心城市的巨型历史城市带。

  最后,董卫教授提出中国的高质量城市化需要中国特色城市相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我们应当在在“新工科”+“新文科”的框架体系内,推动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发展,把历史阐释的网络重构起来,把未来阐释的网络建立起来,形成良好的关联性,结合全球城市发展理念,建构面向世界的中国城市规划体系。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遗址占了约80万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近一半。大遗址实际上是构成中华文明历史遗存的主干,它是十分特殊的,不仅是公共文化资源,同样也是土地资源,大遗址与土地的一体性,使大遗址保护成为文物工作中最为复杂、棘手的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严格保护”,为大遗址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柴晓明院长在总结归纳大遗址及其保护特点、主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下一阶段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背景下加强大遗址保护的相关问题。

  一是毫不动摇推进文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地随文物走” 的文物产权法律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大遗址文物国家所有权主体授权认定,全面落实大遗址保护主体责任;二是开展大遗址文物不动产登记,并与土地管理制度统筹协调。明确今后的土地国情基本调查要包括大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实现文物调查常态化和土地、文物信息共享,为建立以产权为基础的业主文物保护责任、权利体系等奠定基础;三是建立与资产管理事权配套的文物保护财政体系。改革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出结构,保障文物资源的日常看护养护、保护修复、公共文化服务等需求;四是开展文物保护专业机构的实体化改革。围绕大遗址文物资源资产整个寿命周期,建立相应的日常运行管理机构,承担综合管理、学术研究和保护修复等工作;五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大遗址遗存本体及其所关联的自然和历史环境共同组成的文化空间整体保护需求,主动完善文物法、土地法等法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制度以及技术标准。

  最后,柴晓明院长站在考古专业的角度,以大遗址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强调当前背景下,多学科协同是十分重要的。规划与考古遗址保护必须通过良好的交流与协同合作,才能确保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彻底破解大遗址保护发展难题。

  7位专家学者围绕社区更新与规划、城市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等话题从不同视角作了精彩报告。

  重庆大学黄瓴教授针对当前“人-空间-服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在地矛盾,提出重新反思社区空间的文化价值、社区更新的文化目标、社区规划的文化途径,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文化引领下社区更新和社区规划,并指出社区规划如何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好地衔接,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与社区规划教育如何跟进,是规划学科和规划行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何依由浅入深,通过一次旅途体验阐述了对非正规空间的认知,强调了非正规空间的重要意义。以挖掘同文顶旧城潜在空间资产为例,引出场景理论,提出从场景营造出发的规划思考。结合实际案例,将城市更新总结为“新天地”与“留改拆”两个阶段,她指出,相对于遗产保护与新城开发,城市更新是一个“灰色区域”,结合当前的城市转型发展,规划观念需要不断创新。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赵海春总规划师总结了“时间跨度大、历史价值高、涉及内容广”三个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特点,以神木、乾县、城固三个历史文化名城为实例,介绍了陕北、关中、陕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特点、发展状况、现存问题等,并提出“格局保护、文化展示、历史空间标识、历史建筑修缮”四个方面的特色保护方法。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名城分院姜岩院长以两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为背景,解读其核心内容就是全国一盘棋地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传承保护体系。姜院长提出,新时期开展保护工作,必须要以全域全要素的管控来识别文化空间格局,将遗产保护措施与国空管控体系有效融合。

  延安市规划设计院马继旺院长从延安文物资源及其价值、延安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成就及新时代延安文物保护与传承构想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提出“创新文物保护方式”“建设中国博物馆城”等保护与传承策略,并提出我们应守护中国的精神标识,继承和发扬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延安的故事。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左宾院长提出,老城区对于人文山水格局、历史文化要素和城市多元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街区保护是老城区改造的重要一体,老城更新与文化保护联系密切。吴院长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炼出老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路径,认为要从文化空间的驱动、链接、感知三方面入手,结合新时代背景创造符合人民需求的文化空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晓键教授以“根脉·赓续”为主题,介绍了延安文物基本情况及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应加强文物地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保护及协调发展,结合新的社会价值及景观层积,从时空角度,释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景观层积的结构演变过程,强调通过“释-织”路径,整合延安市自然和人文资源,构建全时空全要素文物保护利用体系。

  11日上午,来自全国多地的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众位专家学者围绕“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遗产线个议题展开讨论,总结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西部探索和东部及国外的先进经验,探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向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重点。

  论坛1线线线日下午,长安论坛·规划教育论坛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辉与城乡规划系系主任尤涛主持,来自西部的规划教育者、一线工作者分别围绕“城乡规划研究生培养实践与创新”“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联合教学实践与创新”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践行国家战略,高质量推动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2021/2022中国城市规划·长安论坛顺利召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