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成都:从腹地到前沿的“华丽转身”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原标题:成都:从腹地到前沿的“华丽转身”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转载)成都:从腹地到前沿的“华丽转身”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转载)成都:从腹地到前沿的“华丽转身”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转载)成都:从腹地到前沿的“华丽转身”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核心档案

  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全市进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15.1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754.1亿美元,增长48.9倍,年均增长18.5%。201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337.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1.2%。出口结构实现了从1978年冻猪肉、果蔬等初级品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品主导的巨大转变。

  同时,截至2018年底,成都企业在91个国家和地区备案境外企业和机构740家,备案投资总额275.2亿美元,中方备案投资额142.2亿美元。在亚欧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备案境外企业和机构数量占比超过70%。

  70年来,新中国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70年来与时偕行,成都依托民族复兴大势,把握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破除盆地封闭意识,树立融入世界雄心,积极参与全球城市合作,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

  紧抓历史机遇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法国的红酒、德国的啤酒、俄罗斯的乳制品……如今,世界各地的“土特产”搭乘着中欧班列(成都)源源不断地摆上了成都市民的餐桌;与此同时,温江的花木、蒲江的猕猴桃、安岳的柠檬等也从“蓉”出发远销欧美,让“只懂种地”的农民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足不出户就和外国人做成了生意。

  成都地处西南内陆,不靠海不沿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战略大后方,对外开放起步相对较晚。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成都破除区位制约、迈向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全市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开拓沿线国家及欧洲其他国家市场,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609.5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86.2%,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8.6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四川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比增长21.5%,高于全国17.6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副省级城市首位。从进出口市场看,成都上半年对欧洲进出口665.6亿元,增长52.4%;对东盟进出口634.2亿元,增长22.8%,且对东盟出口占比上升至29.4%,东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市场。

  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成都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由加工组装向技术、品牌、营销转变,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力支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成都造”产品,以及鞋类服装、农特产品、美食等“川货”走出国门,优化外贸产品结构,全市对外贸易呈现积极变化,大经贸格局加快形成。上半年,成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为35.6%、增长9.5%,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45.3%、增长12.4%。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2325.2亿元、增长28.6%,进出口规模连续16个月居全国第一位。

  打破平台制约

  深耕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

  全国首创多式联运“一单制”,迈出探索陆路贸易规则的第一步;铁路运单金融化创新“铁银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推出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司法保护的时效性和服务的便民性大幅提升……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7年4月1日,作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成员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成都自贸试验区开启了深耕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使命。

  两年多来,成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各项改革试验任务加快推进,在扩大开放、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一次又一次突破,形成了一大批改革实践案例和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据市自贸办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成都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约5.5万户,新增注册资本6322亿元;其中新增外商投资企业819亿元,新增注册外资资本122亿元。两年时间约5.5万户企业注册,自贸试验区内平均约每20分钟就新增一家企业,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不仅是在自贸试验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厚积开放发展势能,培育城市发展动能,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坚持以国家级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平台为支撑,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口岸平台服务半径,增强中德、中法、中韩、中意、新川等国别园区的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强化“中国—欧洲中心”“一带一路”交往中心等交往窗口作用,形成了带动西部地区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合作平台,改变了成都拼船出海的历史,在助力成都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发展水平

  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5月24日,全省首架融资租赁飞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功交付,这意味着成都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试验任务再次取得突破,成都打造西部航空租赁产业高地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两个月后的7月25日,装载了40台二手车的全国首辆二手车出口国际专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出发,不仅标志着成都市二手车出口贸易正式启动,也彰显了成都推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积极态度。

  “不管是飞机租赁还是二手车出口,都是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下进一步推动对外经贸高水平发展的具体举措”。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到2022年,将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此,他们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主动服务区域协同开放发展、主动服务城市发展目标、主动服务企业多元发展需求,将着力做强做优“三区五园多支撑”开放平台体系,强化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引领,强化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中法生态园、中意文化创新园、中韩创新创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五园”示范,强化国际合作标志平台、海外成都综合服务平台、国际营销推广平台等多平台支撑。同时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实施跨国企业总部提升计划、促进国际中小企业来蓉发展计划、“走出去”对外投资计划、新外贸发展计划、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计划、国际化消费促进计划,“在国家实施积极主动开放战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力争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从腹地到前沿的“华丽转身”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