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奥斯卡欠他很多座奖杯︱原创

  没错,从《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再到“镖客三部曲”、“往事三部曲”,这些电影中的不少配乐可能早已静悄悄地躺在你的歌单里——

  事实上,不论是悠扬不羁的西部曲调,还是舒缓柔和的意式旋律,这些在影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电影配乐,都出自这位电影配乐大师之手。

  “《教会》中的《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美国往事》中的《黛博拉之歌》,以及托纳多雷的电影《幽国车站》、《海上钢琴师》、《巴阿里亚》三选一,或者三个都选。”

  《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是朱塞佩·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合作过了《天堂电影院》、《天伦之旅》、《幽国车站》。/Karol Rogoz

  一生都住在船上、天赋异禀的1900,让他想到了岁就会作曲的莫扎特,因此小男孩第一次出场的画面,就是在深夜弹奏莫扎特的曲子。

  他说:“(1900)从来没有下过船,因此,我必须写出与众不同的曲子。这样的曲子,必须是出自一个才华横溢,但又不懂其他音乐的人之手。”

  1964年,莫里康内为导演赛尔乔·莱昂内的电影配乐。有趣的是,莫里康内看到导演的下嘴唇后,立刻认出了他是自己的小学同学。

  没想到,这部电影让他们一战成名,两人趁热打铁推出的“镖客三部曲”,成了意大利西部片的标杆。后来莫里康内配乐的“往事三部曲”,也奠定了莱昂内的影坛地位。

  他坚持使用了莫里康内的两首电影配乐,一首是出自意大利电影《教我如何爱上她》的《La Donna Romantica》,另一首则是《美国往事》中的《Deborah‘s Theme》。

  “《一代宗师》为什么不叫《叶问传》,或者叫《宫二传》,因为这就是一个的往事,它是一个武林的往事,所以我会用那个音乐。”

  由王家卫监制,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莫里康内纪录片——《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原名《音魂掠影》),原定于今年上映,这或许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礼物。

  “我一生都在创作,一个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的不是这首曲子可能得到什么奖项,而是如何把它做好。我不认为好的音乐能够拯救一部烂电影,但一部成功的电影能为音乐提供被聆听的机会。”

  在莫里康内的创作生涯中,他获得了大大小小近90个奖项,其中5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包括《天堂之日》、《教会》、《铁面无私》、《豪情四海》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但均未获奖。

  相反地,他在1995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和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这当然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带有安慰性质的奖项罢了。

  最让他不甘心的,是1986年那次奥斯卡。他为电影《教会》所做的原创配乐,输给了《午夜旋律》中的爵士配乐。他认为对方胜之不武,电影中有一半的音乐都不是原创,这是对他奖项的一种“盗窃”。

  当时的《电影原声》,也认可了莫里康内这部作品的地位:“这部配乐作品之于莫里康内,如同尼罗·诺塔之于《教父》,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电影旋律。”

  2016年,莫里康内终于凭借昆汀的电影《八恶人》配乐,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这份迟来的奖项在他心中仍然弥足轻重,“那是很大的成就感,很高的荣耀”。

  导演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原定由莫里康内配乐,却因为档期、地点不合而无奈错过;导演马力克的《细细的红线》,也因为合约时间到期而错过;他对导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很感兴趣,但却始终没有得到邀约。

  他爱电影《红高粱》,也佩服《卧虎藏龙》的配乐,却始终没有机会与中国导演合作:“中国电影的叙事语言很有意思,可惜没有导演向我提出过写电影配乐的邀约啊!”

  作为一名作曲家,莫里康内在年轻的时候,还为自己写过几首曲子,灵感来自当时意大利一些诗人、作家的作品。他还记得一位业余诗人有一首很美的诗,写山、写景、写河,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一直住在人们心里。

  假设一百年后,你的名字出现在一本百科全书上,你希望如何被定义? 他沉默了一会,微笑。然后只说了一句: 作曲家。

  莫里康内在他长达91年的生命里,留下了近500多首部电影音乐。这些作品都享誉国际,中国还有一个名为莫里康内爱好者(Morricone Fans)的网站,至今仍在更新他的资讯。

  大提琴家马友友说:“我永远忘不了莫里康内以‘能量、空间和时间’来描述音乐。这也许是我耳闻的最简洁而精确的描述了。我们会真切地想念他。”

  日本作曲家坂本龙一,曾经为导演贝托鲁奇的《遮蔽的天空》配乐,当时导演对前奏不够满意,希望能够重新作曲。

  听到这一句,坂本龙一也被激励了,当下就用30分钟重新编好了曲子——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金球奖最佳配乐。

  我们或许不知道,他的配乐在技术上做了多少高超的处理,又融合了多少让业界人士啧啧称奇的元素。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看电影时,当属于他的音乐响起的一瞬间,那些旋律是多么的惊艳、灵动,让人深有共鸣。

  我的朋友Bob Vi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轻摇滚乐队的成员,还和朋友建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但他永远都记得初中时,在电影院听到莫里康内音乐的那一刻:

  “莫里康内为《海上钢琴师》写的《playing love》,我第一次听是在初中。那时的注意力不在音乐,而在画面上。但,你无法忽视那一段音乐,它就像跳出来的精灵,带着你一起走入画面,让我不单单能以主人公的视角去听去看,而是把自己融入到那个瞬间。

  去年《海上钢琴师》重映,我开始从音乐的角度去听1900的内心。莫里康内对1900的挖掘是深刻的。每一个音符的轻重,跟1900的思绪都息息相关。在那最美的一刻,仿佛漂浮着的空气都静止了。莫里康内呈上的音乐,搭配托纳托雷的写实又不失浪漫的画面,视听盛宴也不过如此。”

  “直到昨天以前,我都不知道埃尼奥·莫里康内,甚至昨晚有朋友说他的唱片可能会涨价,我才知道这个人可能与音乐有关。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黄金三镖客》的口哨声,和悠长《美国往事》的旋律,这些曲子盘踞在脑海十数年之久,甚至不用准备,就能轻松地吹出哨声。这个旋律,已经变成了我肌肉记忆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海上钢琴师》,那似乎是一种更高级的旋律,尽管不朗朗上口,但却丝毫不影响音乐的价值。

  虽然这样的比较并不合适,但我始终认为,和汉斯·季默的渐进式的配乐相比,莫里康内更能挖掘出音乐里细腻的情感与隽永。

  这或许才是音乐最为重要的特质,当然我也遗憾莫里康内的逝世,但作为一个作曲家,还有什么比自己的音乐永远地流传更为幸福的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