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楼市

7月起楼市迎来“瓢泼大雨”!国家释放一波新消息道破房价走向

  众所周知,今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同样也不例外。回顾过去这大半年的楼市,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一波三折:

  1、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再加上持续了三年多的严格调控,原本在3月份就该出现的楼市“小阳春”一直迟迟未能现身,期间房地产市场几乎一直处于“冰冻期”。

  2、随着疫情影响的降低,复工复产的推进,迟到的楼市“小阳春”终于在4月份开启。当然了,楼市复苏也离不开以救企与救市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政策。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发布稳楼市政策达到304次,其中1-4月就达到了238次,占比接近80%。

  随后,5月、6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深圳、成都、杭州等热点城市“万人抢房”现象再度出现,这与前3个月的市场“冰冻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此,不少购房者曾一度纠结,难道房价又要涨了吗?

  3、进入7月份,“小阳春”的氛围还没过去,房地产市场又迎来了“瓢泼大雨”。根据调控政策来看,与上半年以救企与救市为主要内容不同,如今政策收紧的信号再次释放。过去半个月,国家释放出了一波楼市“新消息”,从中或许可以看到今年下半年的楼市走向,买房卖房都该关注。

  进入2020年以来,为了防控突发事件的影响,支持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国家的货币政策一直都很宽松。除了大家熟悉的降准、降息以外,央行还出台了一些特殊的、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3000亿专项再,5000亿元的再再贴现政策等。这些措施的发布,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加,无论是对房企还是对购房者来说,都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氛围,结果就是开发商融资环境得以改善,购房者也享受到了低利率的环境。

  但是,最近央行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7月10日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当前以及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现在房地产开工建设和销售基本都恢复了常态。同时,他还明确表示:

  这些年我们一直着力于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把投向房地产的金融资源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早些年,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新增占各项增量的比例,曾一度高达44%,这些年在政策引导下,这个比例逐年下降,今年前5个月已经降到了25%。

  我们的货币政策,和欧美央行有明显区别,随着金融市场交易恢复正常的运转,我们也不会再超额投放流动性了。这些政策措施完成了使命就退出了。

  通过央行央行两位司长的表态,可以看得出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然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此外,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特殊性、阶段性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信贷政策回归到正常化水平,这意味着楼市也会进一步回归稳定,房价并没有大涨的基础。

  过去两三年,作为全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者”,银保监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一直都是严格控制资金违规流入到房地产行业。面对当前一些城市楼市快速回暖,房价抬头的态势,进入7月份后,银保监会再次发声。7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文《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文章表示:

  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推高资产泡沫。

  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笔者注意,巧合的是,一年之前,也就是去年7月份,银保监会曾针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开展了约谈警示。同时,对房地产较多、增长较快的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控制房贷规模。整整一年过去,虽然面临特殊时期,但银保监会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没有发生改变。对购房者来说,此次表态扭转了当前房价上涨的预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对于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房企而言,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撑,再大的房企也掀不起风浪,迫于回笼资金的压力,以价换量反而有可能成为常态。

  7月14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警惕楼市异常升温扰动市场预期背离房住不炒定位》,文章称,个别热点城市明显升温,交易异常火热,房价上涨较快,背离房住不炒定位,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理性预期的形成。同时,还给出提醒:这些异常升温现象,很可能会带来溢出效应,形成新的房地产投资动力,若不加以控制,就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波及其他城市。

  无独有偶,三天之后,7月17日,经济日报刊文《多地加码楼市调控措施不给炒房者可乘之机》,文章称,即使在消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实现“六保”、“六稳”的情势下,也应该坚持调控大方向和“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动摇,不给各种投资投机性购房以可乘之机。同时,文章还给出了提醒:各地应着眼于长远,彻底放弃靠放松调控来刺激经济的想法,摆脱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而是应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地方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根据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两大央媒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声来看,措辞已经不再是单纯发声,更像是给楼市发出了一种提醒或者警告:楼市异常升温现象,很容易影响已经稳定的房价预期,甚至带来房价又一涨。因此,应该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动摇,不能给各种投资投机性购房以可乘之机。言外之意,一旦房地产继续升温,各地调控继续升级加码的概率较高,所以应该认清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彻底放弃炒房幻想了。

  除央行、银保监会、央媒密集表态以外,进入7月以来,已有东莞、宁波、杭州、深圳等城市接连加码了调控政策。7月2日,东莞迎来“限价令”,同地区新房房价3个月涨幅不得超10%。同一天,杭州升级了“限售令”,高层次人才家庭购房,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7月6日,宁波加码了“限购令”,限购范围从原来的海曙、江北、鄞州老三区扩大至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市五区”。7月15日,深圳出台了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限购、限贷等政策均全面收紧,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规定落户满3年并且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社保,才有购房资格。

  由此可见,与上半年救市和救企为主的调控政策相比,当前热点城市打压房价的动作又开始加快了。对于这种突然的变化,很多购房者一时摸不着头脑,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到底是宽松还是收紧呢?其实,面对这种局面,看似没有规律,实则很有规律,因为无论政策如何变化,都离不开“稳”字当头的总基调。在笔者看来,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下半年对于房地产异常火热,房价上涨明显的城市而言,继续加码升级调控政策是大势所趋。

  最后多说几句,长期以来,业内似乎形成了一种认知:越是调控严厉的城市,房子就越值钱,越值得大家去买房和投资。很好理解,之所以调控严厉,往往就是因为这些城市需求旺盛,房价上涨潜力巨大,而且市场也普遍看好未来的房价走势。

  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放在前三年、五年,这种观点或许有道理,而且很多人确实也通过这种投资理念大赚了一笔。但是,如今楼市调控风向已经变了,在这些城市买房可能是机会,但也可能是风险。因为国家调控楼市的态度很坚决,房地产长效机制也还在推进,所以这次调控大概率是长期的,靠买房炒房短期内赚钱已经不现实了。同时,房价长期平稳是大势所趋,买房赚差价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结果就是不仅可能卖不掉,还有可能出现亏损。所以,值得三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